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时训练 减数分裂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2196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2

1.非选择题(共6题)

1.
某科学家欲探究甲苯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实验课题:探究甲苯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小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抑制性强弱。
实验材料:浓度为1.6 μg/g、3.2 μg/g、4.8 μg/g的甲苯溶液、生理盐水、育龄相同的雄性小鼠若干、秋水仙素等。
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的三种浓度的甲苯溶液和生理盐水。48 h后注射秋水仙素并处死小鼠,剥离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将其捣碎、离心、染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小鼠减数分裂相。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 别
分裂相数
实验组
低 1.6 μg/g甲苯溶液
206
中 3.2 μg/g甲苯溶液
166
高 4.8 μg/g甲苯溶液
153
对照组
生理盐水
260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1)该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死小鼠前,注射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选用_____作为染色试剂。 
(4)从机理上推测,甲苯作用于精母细胞,可能抑制了_______。 
(5)甲苯是致癌剂,从实验结果上看,过量接触甲苯易造成机体_____功能减退。
2.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____,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____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____条。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____。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是____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细胞。
3.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图2中表示有丝分裂时期的是____。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____条染色单体。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与图1中____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4.
下图1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2、3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细胞Ⅲ的名称是____,细胞Ⅳ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图2表示_________分裂____期,此时细胞内有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_。 
(3)图1中有可能观察到图3所示时期的细胞的是____(用①、②、③表示),图3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____。此时细胞内DNA为____个。
5.
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株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所示,此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有_______。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分裂如图②所示,其基因A、a、B、b分布见图②,此细胞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____。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在分裂形成此细胞时,细胞内有__个四分体。 
(4)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表示____,b表示____。 
②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 
③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____。
6.
下列是与某高等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的图形,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1D1段的形成对应图2中的____段。 
(2)在图3~图5中,与图1中D1E1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____。 
(3)图5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 
(4)若该生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则图4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7.
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含量的变化,处于bc段的细胞最可能是图乙中的(  )
A.AB.BC.CD.D
8.
以下是来自同一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图④分析,该生物有可能是雄性个体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
C.图②、图④所示过程都是产生体细胞的分裂
D.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9.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在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10.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
11.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①②B.②③
C.④②D.③④
12.
下图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其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13.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
14.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时可形成四种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种卵细胞
C.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15.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个数比是()
A.1∶1∶2∶4B.1∶1∶1∶2C.1∶1∶4∶4D.1∶1∶1∶1
16.
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
A.B.C.D.
17.
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8.
下图中的甲、乙、丙是来自某哺乳动物同一个体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图1是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含量变化。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丙图中,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1︰1︰2
B.图1中的BC段可对应于丙,CD段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甲是次级精母细胞,丙是初级精母细胞
D.丙图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图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19.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20.
图1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部分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丙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图2处于de段的细胞会出现细胞膜向内凹陷的现象
C.图2中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D.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21.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2.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有丝分裂细胞只分裂一次
B.减数分裂着丝点分裂两次,有丝分裂只分裂一次
C.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不变
D.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
23.
某动物的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下图中属于该种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①②B.②③
C.④②D.③④
24.
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B.四分体就是4条染色单体
C.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形成四分体
D.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25.
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   )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3.选择题(共5题)

26.11×3+13×5+15×7++197×99 ={#blank#}1{#/blank#}
27.11×3+13×5+15×7++197×99 ={#blank#}1{#/blank#}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①具有形而上学性            ②不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2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①具有形而上学性            ②不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①具有形而上学性            ②不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6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