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216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

1.非选择题(共3题)

1.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处于不同时期的图像,图3表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

(4)以下有关图3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a~c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b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Ⅱ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Ⅱ
D.图2中甲图对应图3中细胞Ⅳ
(5)请画出丁细胞的分裂后期图像 ________
2.
某哺乳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该哺乳动物某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在胚胎时期死亡,且该种胚胎死亡与性别有关,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杂交
组合
亲本(P)类型
子代(F1)的性状与数量



黄色(♀)×黄色(♂)
黄238
黄230

黄色(♂)×黑色(♀)
黄111,黑110
黄112,黑113

乙组F1中的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
黄358,黑121
黄243,黑119
 
(1)该动物毛色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填“雄性”、“雌性”或“雄和雄性”)受精卵在胚胎时期死亡,死亡胚胎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雌性亲本中有关毛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
(4)丙组的子代(F1)中,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雄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3.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2.单选题(共33题)

4.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GH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I→J段发生了与NO段相同的行为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5.
下图是具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某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此图代表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图中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
D.图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因为减Ⅰ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分离
6.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此图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
B.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该个体中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
7.
(题文)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④D.②与③
8.
下面是对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遗传物质
②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配子中有2对染色体
③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④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9.
动物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
①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⑥
10.
如图是人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处于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cd段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bc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11.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是有丝分裂后期B.图②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
C.图③中有同源染色体D.图④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2.
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Ⅱ所处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D.②代表染色体
13.
某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精子(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B.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C.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二个次级精母细胞
D.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三个次级精母细胞
14.
某种鼠的黄色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正常尾与卷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T、t控制)。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由此所做出的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上述遗传现象仍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子T纯合致死
C.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Tt
D.子代鼠色正常尾和鼠色卷尾杂交,后代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
15.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配子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中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成对的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遗传因子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⑧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16.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其中一个亲本必须选④
B.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能观察②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
C. 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 任意选择两植株杂交都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7.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据此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 10种
B.可以确定这组等位基因的显性程度
C.等位基因的关系是∶Cb >Cs> Cx > Cc
D.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 3种毛色
18.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③⑥
B.AaBB的个体不发生自由组合现象
C.只有⑥表示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之间的随机结合
D.如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_B_ 中占的比例为1/4
19.
来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色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
B. F2中白色羽毛来航鸡的基因型共有5种
C. F2的纯合子中白色个体占3/16
D. 若对F2中黑色羽毛来航鸡进行测交得F3,则F3中黑色个体占2/3
20.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
A.1:1B.3:1C.8:1D.7:1
21.
在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甲、丙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雌生殖器官,乙、丁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雄生殖器官,小球上的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12个。如表所示。

进行下列三种操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
②从乙、丁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
③从甲或丙中随机取一个球并记录字母,重复100次
A.操作①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过程
B.操作②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及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
C.操作③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过程
D.①②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Ee、EF组合的概率均为50%
22.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白色前体物质有色物质1有色物质2。现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灰色物质,实验二F2代中黑鼠基因型有2种
B.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3种基因型,灰鼠中纯合子占1/9
C.两对基因位于2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aabb
D.实验二F2代的黑鼠中纯合子比例为1/3
23.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基因A与B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色植株占F2的3/4
B.F1的表现型是黄色
C.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
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24.
玉米有抗病与不抗病(A和a表示),宽叶和窄叶(B和b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病宽叶玉米自交,子一代表现型是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4:2:2。科学研究发现自己的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有2种基因型的花粉出现不育,则这两种花粉的基因组成为
A.AB和abB.aB和abC.AB和AbD.Ab和aB
25.
玉米的A基因控制叶绿素合成,若无A基因或者无光照,则无法合成叶绿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均能合成叶绿素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在光下均能合成叶绿素
C.在缺镁的土壤中,A基因控制的叶绿素合成量不受影响
D.合成叶绿素是A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6.
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3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27.
已知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1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和随机交配,F2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之比分别是多少 (   )
A.5:3 和 3:1B.5:1 和 8:1C.3:1 和 15:1D.5:1和15:1
28.
孟德尔进行豌豆高茎和矮茎杂交实验操作中,下列不符合实际的说法是
A.高茎和矮茎植株上各取若干朵花去雄套袋
B.雌蕊成熟时,分别取高茎和矮茎上正常花的花粉,给矮茎、高茎上的去雄花授粉
C.只给高茎上的若干花去雄,再授以矮茎的花粉
D.高茎、矮茎上去雄,人工授粉后所得种子,均应统计并继续实验
29.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 (    )
A.30%B.40%C.36%D.70%
30.
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豚鼠是否是纯合子,应采取的简便方法是 ( )
A.杂交、杂交B.杂交、测交C.测交、测交D.自交、测交
31.
某AaBb植株自花受粉,经检测发现ab的花粉中有50%的致死率,则其后代出现双显性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约为( )
A.17/28B.19/28C.9/16D.32/49
32.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引起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C.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33.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4.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35.
假设某植物的五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后代中,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 1/2 B. 1/4 C. 1/16 D. 1/64
36.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3/64B.12/64C.6/64D.15/64

3.选择题(共3题)

37.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这种发明仪器的方法是(    )
38.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这种发明仪器的方法是(    )
39.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这种发明仪器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3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