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②是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若其一个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同时产生AB和ab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2)细胞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产生此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形成_________个四分体。
(3)柱形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该图中既可处于有丝分裂,又可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有___________。图示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___________,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___________。

(1)细胞②是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若其一个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同时产生AB和ab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2)细胞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产生此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形成_________个四分体。
(3)柱形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该图中既可处于有丝分裂,又可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时期有___________。图示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___________,细胞分裂图①—③中处于时期Ⅱ的是___________。
2.
某研究小组在“调査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中,统计数据并绘制了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其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

(1)据图可知,控制苯内酮尿症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选填“常”或“X”)染色体上,是___________(选填“显”或“隐”)性基因。
(2)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Ⅲ一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Ⅱ—5和Ⅱ—6婚配,后代中出现红绿色盲症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Ⅱ—3和Ⅱ—4婚配,后代中出现苯丙酮尿症和红绿色盲症两病兼患的几率是___________。

(1)据图可知,控制苯内酮尿症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选填“常”或“X”)染色体上,是___________(选填“显”或“隐”)性基因。
(2)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Ⅲ一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Ⅱ—5和Ⅱ—6婚配,后代中出现红绿色盲症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Ⅱ—3和Ⅱ—4婚配,后代中出现苯丙酮尿症和红绿色盲症两病兼患的几率是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3.
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① |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过程② |
C.上述过程发生在器官睾丸中 |
D.若精子1的基因型为Ab,则精子4的基因型一定为aB |
4.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 EF、KL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段

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 EF、KL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段
5.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I的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AAbb,乙为aaBB |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
6.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比例 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 ④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 ⑤子二代基因型比例
①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比例 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 ④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 ⑤子二代基因型比例
A.①② | B.③⑤ | C.①③ | D.③④ |
7.
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遗传因子是()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8.
人的直发和卷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d),DD、Dd、dd个体的头发表现分别为非常卷曲、中等卷曲、直发;高胆固醇血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HH个体为正常人,Hh个体血液胆固醇含量中等,30岁左右易得心脏病, 每500人中有一个Hh个体。hh个体血液含高胆固醇,在两岁时死亡。控制以上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双方都是卷发的夫妇,生下一直发、血液含高胆固醇的孩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夫妇再生一个头发非常卷曲、血液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1/16 |
B.没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人婚配,其后代患高胆固醇的概率为1/1000000 |
C.预测人群中h的基因频率将逐渐降低 |
D.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 |
9.
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关系成员 | 父亲 | 母亲 | 弟弟 | 外祖父 | 外祖母 | 舅舅 | 舅母 | 表弟 |
患病 | √ | √ | | | √ | | | |
正常 | | | √ | √ | | √ | √ | √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小芳的弟弟和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
C.小芳的母亲肯定是纯合子 |
D.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 |
10.
下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1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母本套袋处理
B. 图2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孟德尔提出的分离规律的核心内容
C. 图3为测交实验遗传图谱
D. 图2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也随之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A. 图1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母本套袋处理
B. 图2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孟德尔提出的分离规律的核心内容
C. 图3为测交实验遗传图谱
D. 图2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也随之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11.
已知果蝇的灰身(AA)和黑身(a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 1:1 B. 5:1 C. 3:1 D. 8:1
A. 1:1 B. 5:1 C. 3:1 D. 8:1
12.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3/4
B. F2中,黄颖的基因型有2种
C. F2中,黑颖中杂合子占3/4
D. 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只有亲本基因组合为Bbyy×bbYy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A. 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3/4
B. F2中,黄颖的基因型有2种
C. F2中,黑颖中杂合子占3/4
D. 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只有亲本基因组合为Bbyy×bbYy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