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下图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及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_条。图2中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图是________。
(2)乙细胞处于曲线中的___段,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
(3)曲线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种细胞可同时出现在该动物的__________中(填一器官)。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_条。图2中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图是________。
(2)乙细胞处于曲线中的___段,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
(3)曲线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种细胞可同时出现在该动物的__________中(填一器官)。
2.
下图是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A、a和b表示相关基因。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
(2)乙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
(3)假定细胞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由乙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②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在形成乙细胞时,所产生卵细胞基因型是______。

(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
(2)乙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
(3)假定细胞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由乙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②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在形成乙细胞时,所产生卵细胞基因型是______。
3.
下图是一个家族性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D,隐性基因为d)。请据图回答:

(1)白化病属于_________染色体___性遗传病。
(2)7号基因型是___,她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
(3)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6号和7号婚配后,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

(1)白化病属于_________染色体___性遗传病。
(2)7号基因型是___,她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
(3)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6号和7号婚配后,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
4.
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用字母A表示)和黄颖(用字母B表示)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 定律,也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F2中白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黄颖占所有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3)若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 定律,也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F2中白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黄颖占所有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3)若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
5.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表现型均为灰身直毛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由图1可知,在果蝇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由图2可知,在果蝇直毛和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
(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
(4)若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占比例为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1)由图1可知,在果蝇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由图2可知,在果蝇直毛和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
(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
(4)若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占比例为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2.单选题- (共26题)
7.
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
B.②过程主要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 |
C.③过程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
D.①和②过程保证了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9.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
B.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 |
D.该细胞分裂后可产生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子 |
10.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 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
14.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15.
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杂合褐色∶黑色为
A.1∶3 | B.2∶1 | C.1∶2 | D.3∶1 |
18.
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遗传基本规律成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相对性状少易观察 |
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C.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D.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对性状分离现象的推测 |
21.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单眼皮为显性 |
B.此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C.单眼皮的孩子可能携带双眼皮的基因 |
D.该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概率为1/4 |
22.
人类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一家系中,某女子正常,其弟是白化病;另一家系中,某男正常,其母是白化病。家系其他成员均正常,试分析他们如果婚配,生下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A.0 | B.1/3 | C.1/6 | D.1/12 |
23.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A.①②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25.
鼠的毛色黄色与黑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一对黄色鼠杂交,在后代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F1中黄色鼠∶黑色鼠=2∶1,若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F2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值为
A.1∶1 | B.5∶4 | C.2∶3 | D.4∶1 |
31.
两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其中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