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3.
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 | B.84、42、84 | C.84、42、42 | D.42、42、84 |
4.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B.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形成不同的受精卵,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代和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稳定
A. 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B.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形成不同的受精卵,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代和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稳定
7.
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 |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
C.由D→E和N→R,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都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后,细胞分裂的结果 |
D.E→F细胞中染色体数可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一半,也可以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 |
1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 |
12.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B.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C.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A. 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B.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C.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13.
大约在70个表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白化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1/140 | B.1/280 | C.1/420 | D.1/560 |
14.
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代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10:6 B. 13:3 C. 9:7 D. 15:1
A. 10:6 B. 13:3 C. 9:7 D. 15:1
15.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搭配合理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
C.①类比推理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