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14分,每空2分)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按照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形排序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一般有 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 。
(4)在上述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_。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__。
(6)上述分裂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是在_______图中。

(1)按照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形排序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一般有 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 。
(4)在上述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_。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__。
(6)上述分裂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是在_______图中。
2.
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埃尔对小麦和燕麦的子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色子粒与白色子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

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 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2)第Ⅰ、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种,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种。
(3)第Ⅰ、Ⅱ、Ⅲ组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 、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 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2)第Ⅰ、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种,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种。
(3)第Ⅰ、Ⅱ、Ⅲ组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 、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如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_______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________期发生分离。
(2)基因B-b与W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________。
(4)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请在图3中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5)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该果蝇性成熟后与一只正常雄果蝇交配,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

(1)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_______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________期发生分离。
(2)基因B-b与W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________。
(4)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请在图3中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5)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该果蝇性成熟后与一只正常雄果蝇交配,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
2.单选题- (共17题)
4.
某生物有4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 B.1:2 | C.1:3 | D.0:4 |
5.
下图1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 B.①与③ | C.②与③ | D.②与④ |
6.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中,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
7.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相同 |
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
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
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
8.
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Ⅰ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
B.减Ⅱ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
C.减Ⅰ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减半 |
D.减Ⅱ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始终不变 |
9.
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A.Q、P | B.2Q、2P | C.Q/2、P/2 | D.Q、2P |
12.
图甲、乙、丙、丁分别是对四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下表中对甲、乙、丙、丁提出的假设及相应的结论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 假设 | 结论 |
A | 甲图为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 | 下个时期细胞中将出现核膜和中心体 |
B | 乙图为二倍体植物花粉发育成的植株的体细胞 | 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或精细胞 |
C | 丙图为果蝇的体细胞 | 染色体①和②来自于同一个亲本 |
D | 丁图为雄果蝇精巢中的细胞 | c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各项所进行的细胞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有( )
①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③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过程④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产生精子的过程
①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③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过程④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产生精子的过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4.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15.
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 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 b |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
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 |
16.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利用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完成如下的杂交实验。以下对此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总结正确的是( )


A.果蝇红眼与白眼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
B.亲代红眼与 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
C.F2雄性红眼与雌性红眼出现的概率不等 |
D.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17.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 1:2:1和3:1 | B.3:1,4:1和3:1 |
C.1:2:1,4:1和3:1 | D.3:1,3:1和4:1 |
18.
人类皮肤含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 a,B和 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结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
A.3种,3:1 | B.3种,1:2:1 |
C.9种,9:3:3:1 | D.9种,1:4:6:4:1 |
19.
某生物雌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3∶3∶2∶2,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A.1/4 | B.1/16 | C.26/100 | D.1/100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