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图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含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________,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4)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5)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含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________,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4)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5)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判断,若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实验。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 | ![]() | ![]() |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判断,若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实验。
2.单选题- (共12题)
3.
右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B.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
C.图I示的细胞中全部DNA是8个 |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
5.
如果将果蝇精巢中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标记,然后该细胞进行了某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无放射性,则该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及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假设染色体发生了正常的平均分配)()
A.有丝分裂,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
B.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C.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
D.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 |
6.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白化且红绿色盲的男孩。对性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A、a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相关的基因B、b可被标记为绿色,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与卵细胞,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
B.卵细胞、精子中各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
C.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
D.卵细胞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
A.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
B.卵细胞、精子中各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
C.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
D.卵细胞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
7.
用小鼠睾丸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材料中观察到的处于中期的细胞若均能正常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两种 |
B.该小鼠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
C.该小鼠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不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复制 |
8.
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目为5对 |
B.同一个生物体的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 |
C.同一个生物体的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般是相同的 |
D.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
9.
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10.
如图所示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是同源区段,该部分的基因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互为等位,Ⅱ1和Ⅱ2片段是非同源区段,该部分基因各自独立。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片段上基因决定的相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比例一定相同 |
B.Ⅱ1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家族遗传中表现为直系男丁的一脉相传 |
C.减数分裂过程中,X和Y染色体上的Ⅰ片段之间能发生交叉互换 |
D.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图中的Ⅱ2片段 |
11.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
12.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