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中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________,由Ⅱ变为Ⅲ ,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1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________,由Ⅱ变为Ⅲ ,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_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种。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_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种。
3.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2.单选题- (共17题)
4.
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
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 |
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6.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8.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⑤ | D.⑥⑦ |
11.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
A.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 |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
C.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
D.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
13.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 )
A.观察→问题→假设→演绎→实验→结论 |
B.问题→观察→假设→实验→演绎→结论 |
C.问题→观察→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
D.观察→问题→实验→演绎→假设→结论 |
14.
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 | B.全不变蓝 |
C.1/2变蓝 | D.3/4变蓝 |
15.
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TT | B.Tt | C.tt | D.TT或Tt |
16.
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F1肤色为中间色;若F1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F2出现的基因型种类数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3:1 | B.3种,1:2:1 |
C.9种,9:3:3:1 | D.9种,1:4:6:4:1 |
17.
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 YYRr | B.YyRr YyRr | C.YYRR yyrr | D.YyRr Yyrr |
18.
香豌豆中,当C与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一株红色香豌豆与基因型为 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
A.1/9 | B.1/4 | C.1/2 | D.3/4 |
19.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结白色茧(YyIi)的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结白色茧对结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A.3∶1 | B.1∶1 | C.13∶3 | D.15∶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