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A、图B和图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是分别位于过程
(填标号),图C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与DNA数目比值为 ,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 。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

(1)图A、图B和图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是分别位于过程
(填标号),图C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与DNA数目比值为 ,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 。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
2.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果实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回答: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这一结论可依据实验组 得出的。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
(3)实验组3中,F1中杂种个体有 株。
(4)实验组1红果和实验组2红果植株,它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写出以它们为亲本产生子一代过程的遗传图解。(注意标明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2 | 508 |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
(3)实验组3中,F1中杂种个体有 株。
(4)实验组1红果和实验组2红果植株,它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写出以它们为亲本产生子一代过程的遗传图解。(注意标明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3.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表现型均为灰身直毛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由图1可知,在果蝇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由图2可知,在果蝇直毛和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
(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
(4)若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占比例为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1)由图1可知,在果蝇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由图2可知,在果蝇直毛和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
(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
(4)若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占比例为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2.单选题- (共17题)
4.
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 |
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
5.
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1 |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
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可发生在图1细胞分裂的下一个时期 |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分裂,且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则图2是卵细胞 |
7.
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a、b、c、d细胞不可能出现于同一器官中 |
B.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
C.b、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 |
D.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NA数不同 |
8.
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A.3种;9∶6∶1 | B.4种;9∶3∶3∶1 |
C.6种;1∶4∶3∶3∶4∶1 | D.5种;1∶4∶6∶4∶1 |
9.
某动物的毛色遗传中,体细胞只含有B遗传因子的个体的毛色为纯黑色,体细胞只含b遗传因子的个体的毛色为纯白色,其它个体为黑白相间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色为黑白相间色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约有25%的个体是黑白相间色 |
B.毛色为黑色和白色个体杂交中,后代个体的毛色为黑白相间色的约有50% |
C.为持续高效地繁殖和保留黑白相间色的个体,在交配过程中,应淘汰其它颜色的个体 |
D.只有用毛色为黑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才能最大比例地获得黑白相间色的后代 |
10.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分别受基因B、b控制。下列有关羊的毛色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鉴定一只白羊的基因组成,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测交实验
B. 白毛羊与白毛羊的交配后代一定是白毛羊,不可能是黑色羊
C. 若有两只杂种白毛羊交配,生了3只白毛小羊,则它们生出的第四只羊应该为黑色
D. 若有两只杂种白毛羊交配,生了3只白毛小羊,第四只待出生羊为黑色可能性较大
A. 若鉴定一只白羊的基因组成,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测交实验
B. 白毛羊与白毛羊的交配后代一定是白毛羊,不可能是黑色羊
C. 若有两只杂种白毛羊交配,生了3只白毛小羊,则它们生出的第四只羊应该为黑色
D. 若有两只杂种白毛羊交配,生了3只白毛小羊,第四只待出生羊为黑色可能性较大
11.
某哺乳动物的种群有个体1000个,其中基因型为DD的有450个,Dd的有100个,dd的有450个。在某繁殖的季节进行种群繁衍的过程中,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配子中,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或d,数量比例为1:1 |
B.产生的配子中,精子的基因组成为D或d,数量比例为1:1 |
C.产生的配子中,卵细胞和精子的数量比例为1:1 |
D.产生的配子中,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的数量要少 |
12.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 | B.1/4 | C.1/6 | D.1/8 |
13.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和d的两种小球各10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桶和乙桶的模拟个体的基因型均为Dd |
B.抓取小球的过程,每次只能抓取一个,且必须保证两个桶里抓取小球次数足够多 |
C.抓取小球的过程,每次只能抓取一个,且甲乙两个桶中小球的总数要相等 |
D.抓球过程模拟F1产生配子过程,雌(或雄)配子有两种D和d,且D:d=1:1 |
15.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 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A. 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 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16.
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 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
C. 产生F1的过程,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 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A. 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 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
C. 产生F1的过程,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 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17.
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组合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组合BB和Bb控制红色,基因组合bb控制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
B.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
C.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 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
A.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
B.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
C.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 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
18.
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的矮杆品种与一个纯合的抗病高杆品种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的比例是
A. 3/8 B. 1/8 C. 3/16 D. 1/16
A. 3/8 B. 1/8 C. 3/16 D. 1/16
19.
基因的加性效应是指影响数量性状多个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具有相等加性效应的两对基因(AABB)影响玉米的高度,研究发现AAbb植株的平均高度为1.8m,aabb植株平均高度为0.6m。现在将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那子代玉米平均高度是( )
A. 1.5m B. 1.2m C. 1.05m D. 0.9m
A. 1.5m B. 1.2m C. 1.05m D. 0.9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