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208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2

1.非选择题(共4题)

1.
某科研小组对某种昆虫的体色、翅型和眼色这三种性状进行了研究,发现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
(2)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
(3)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__________。
(4)三对性状中哪些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_
(5)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哪两对性状验证?______
2.
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的核DNA及染色体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图中从10-15的时期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分裂。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
(4)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_____处进行。
(5)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10区间细胞中核DNA含量是1-5区间细胞中核DNA含量的_______。
3.
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型
aa__或__BB
A_Bb
A_bb
表现型
白色
粉红色
红色
 
现取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用甲、乙、丙3个品种中的___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白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3)让实验二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所有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则F3的所有株系中表现均为白花的株系占 __________,表现均为红花的株系占 __________;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白色:粉红色:红色为1:2:1的株系占_________,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红色:白色为3:1的株系占_________。
4.
已知果蝇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分析,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能做出明确判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有多种可能性。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子一代雄性中短翅红眼果蝇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

2.单选题(共27题)

5.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6.
(题文)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④D.②与③
7.
某研究小组从蛙(2N)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图。下列对图示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
B.乙组细胞都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组细胞一定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D.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8.
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
②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③若正常分裂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④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次级精母细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下面是对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遗传物质
②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配子中有2对染色体
③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④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10.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如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C.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11.
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B.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1,DNA分子数之比为2:1
C.图1所示细胞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12.
在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B.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全部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全部等位基因的分离
13.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②过程伴随着核膜核仁的消失解体
C.③过程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D.d中的两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14.
以下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二倍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
C.图②、图④所示过程都是产生体细胞的分裂
D.由图④分析,该生物有可能是雄性个体
15.
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A.CD段B.BC段和FG段
C.AB段和FG段D.BC段和HI段
16.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B.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下降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17.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中表现型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18.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A.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B. 甲为AAbb,乙为aaBB
C.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 甲为AAZbW,乙为aaZBZB
19.
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选择一红色牵牛花植株自交,F1中出现红色和白色的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将F1再随机自由交配,仅收获红花植株的种子种植后得到F2,F2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
A.3:1B.5:1C.8:1D.9:1
20.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C.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21.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纯合的最简便方法
A.测交 杂交   自交 测交B.测交 杂交  测交  自交
C.测交 杂交   自交 自交D.测交 测交  自交  自交
22.
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并获得F1,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是(    )
A.1/9B.2/9C.1/3D.4/9
23.
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4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B与b为不完全显性,即BB和Bb表现型不同),其后代中有
A.27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B.81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C.16种基因型,81种表现型D.81种基因型,24种表现型
24.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基因A与B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色植株占F2的3/4
B.F1的表现型是黄色
C.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
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25.
某一年生自花受粉的植物,aa基因型的个体不育不能产生子代。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至子四代时,在所有子代中,AA基因型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A.15/17B.5/6C.5/8D.15/32
26.
下图是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亲子代的遗传图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黑色代表患病个体)
A.甲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图中亲代的母本一定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C.丙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丁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7.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随机拔掉1/2的红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3/8B.1/6C.1/2D.1/4
28.
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细胞中一定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母
B.男性细胞中一定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外祖父
C.女性细胞中一定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母
D.女性细胞中一定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外祖母
29.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已知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研究人员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分别与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 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 由此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组别
亲本
F1表现
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
有豌豆素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
无豌豆素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无豌豆素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A.AAbb、AABB 、 aabbB.aaBB 、AAbb、 aaBB
C.AAbb 、 Aabb 、 aaBbD.AAbb、aabb 、AABB
30.
如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模拟实验过程,对该实验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须重复实验多次
B.甲乙两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轻重须一致
C.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和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都须相同
D.抓取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将取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内摇匀后继续实验
31.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C.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