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在一个鼠(2N)的种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黄色(A)、突变型灰色(a1)和突变型黑色(a2)三种表现型,基因A对a1和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三种基因的形成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由图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能导致基因突变。
(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a2基因,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此时该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请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图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能导致基因突变。
(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a2基因,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此时该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请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为XY型性别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仅从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子类型将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
(2)有人对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为显性突变。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为隐性突变。
(4)已经知道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由于雄株芦笋幼苗产量高于雌株,养殖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选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刀板与阔叶雄株杂交,你能否推断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____________。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_______________,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
(1)仅从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子类型将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
(2)有人对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为显性突变。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为隐性突变。
(4)已经知道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由于雄株芦笋幼苗产量高于雌株,养殖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选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刀板与阔叶雄株杂交,你能否推断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____________。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_______________,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
2.单选题- (共10题)
3.
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质复制后叫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叫染色质 |
B.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染色体 |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两两随机配对形成四分体 |
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4.
一变异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第Ⅳ对染色体多了1条,但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其
A.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
B.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
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
5.
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
C.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
D.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进行产前诊断 |
6.
图甲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数字①~③分别代表三种酶。图乙表示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Ⅱ1因缺乏图甲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图甲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症。已知两个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则Ⅱ2和Ⅱ3生育的女孩不患病的概率是


A.1/8 | B.3/8 |
C.1/2 | D.1 |
7.
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a为正常个体 B. A+A为患者
C. 若孩子为A+A+,则夫妇必均为杂合 D. 若孩子为A+a,则夫妇必均为杂合
A. A+a为正常个体 B. A+A为患者
C. 若孩子为A+A+,则夫妇必均为杂合 D. 若孩子为A+a,则夫妇必均为杂合
8.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所有后代均可以存活)的性状表现是


A.都是白色性状 |
B.都是红色性状 |
C.红色性状:白色性状=1:1 |
D.红色性状:白色性状=3:1 |
9.
科学家将编辑基因的分子工具构建到靶向侵染心肌细胞的病毒中,通过尾部静脉注射到成年小鼠体内,成功编辑线粒体DNA。该研究让耳聋、癫痫、肌无力等线粒体遗传病迎来治愈的希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B.线粒体DNA的突变可能会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
C.侵染心肌细胞的病毒在该研究中作为载体起作用 |
D.该项研究中雌性小鼠后代心脏功能仍然未能改善 |
10.
下图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庭系统谱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8号的基因型为Aa |
B.PKU致病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
C.8号与9号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患PKU概率为1/6 |
D.该地区正常人群中PUK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5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患病孩子概率为1/200 |
11.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基因型为AA,在该基因型的群体中偶尔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后代。现将基因型为Aa的植株隔离种植,让其连续自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 |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越来越大 |
D.无变异、无选择的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过程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可保持不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