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横坐标为时期,纵坐标为数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 数量的变化,E点表示 。
(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时段,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时。(填字母)
(3)如果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A与b组合发生在 时段,A与A的分离发生在 时段。(填字母)

(1)图中实线表示 数量的变化,E点表示 。
(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时段,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时。(填字母)
(3)如果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A与b组合发生在 时段,A与A的分离发生在 时段。(填字母)
2.
下面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髙等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

(1)丙图细胞所示的时期为 ,所示细胞的名称为 。
(2)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图所示的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图所示的时期。
(3)甲、乙、丙三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依次是 。
(4)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 种染色体组成的配子。

(1)丙图细胞所示的时期为 ,所示细胞的名称为 。
(2)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图所示的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图所示的时期。
(3)甲、乙、丙三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依次是 。
(4)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 种染色体组成的配子。
2.单选题- (共24题)
8.
少数人的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或(b)YY,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a减I分裂不分离,b减I分裂不分离 |
B.a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
C.a减I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
D.a减II分裂不分离,b减I分裂不分离 |
9.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时可形成四种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种卵细胞 |
C.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 |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
11.
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决定相对性状的基因 |
B.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 |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现象 |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
18.
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下列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D的花粉
B. 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d的花粉
C. 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D、d的花粉
D. 基因组成为D、d的雌雄配子形成基因组成为Dd的受精卵
A. 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D的花粉
B. 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d的花粉
C. 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产生基因组成为D、d的花粉
D. 基因组成为D、d的雌雄配子形成基因组成为Dd的受精卵
19.
番茄的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二室(D)对多室(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某品种杂交,后代为3/8红果二室、3/8红果多室、1/8黄果二室、1/8黄果多室,则两个品种的基因型为
A. BbDd 和 Bbdd B. BbDD 和 Bbdd C. BbDd 和 BbDd D. BbDd 和 BBdd
A. BbDd 和 Bbdd B. BbDD 和 Bbdd C. BbDd 和 BbDd D. BbDd 和 BBdd
20.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显性,盘状(D)对球状(d)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WwDd与Wwdd的后代中,白色球状果实几率为
A.9/16 | B.3/16 | C.3/8 | D.1/8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