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遗传现象与基因的传递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频率是指____________。
(2)现有基因型为Aa的小麦,A和a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进行连续多代自交,A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进行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3中Aa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细眼(C)对粗眼(c)显性,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个体繁殖力相同,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自由交配得到F1个体5000只,其中粗眼果蝇约450只。则亲本果蝇细眼和粗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某病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40人有1人是该病携带者。现有一正常男性(其父母都正常,但妹妹是该病患者)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1)基因频率是指____________。
(2)现有基因型为Aa的小麦,A和a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进行连续多代自交,A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进行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3中Aa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细眼(C)对粗眼(c)显性,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个体繁殖力相同,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自由交配得到F1个体5000只,其中粗眼果蝇约450只。则亲本果蝇细眼和粗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某病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40人有1人是该病携带者。现有一正常男性(其父母都正常,但妹妹是该病患者)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2.单选题- (共5题)
2.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
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
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
3.
将某二倍体植物与番茄植株杂交得到能正常成活的F1,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植株和F1个体处于同一分裂时期的两个细胞,分别看到了24条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和22条不配对的染色体。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可能形成新的物种 |
B.配对的染色体形态相同,所含的基因也相同 |
C.这两个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某一时期 |
D.该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0条 |
4.
下列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可结合在DNA上催化相应化学反应 |
B.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1个 |
C.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内会发生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 |
D.白化病实例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5.
基因组成为XbXbY的色盲患者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6.
下图为某家族中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3、4、5、6号的基因型均是杂合的 |
C.3号和4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
D.如果7号和8号婚配,子代中男女患病的概率相等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