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III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3中的 图,图1中与数量关系 (填数字)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2)该动物体内符合图1中IV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
(3)图2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阶段(填序号);B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 作用。
(4)图3中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2中 (填序号)阶段,此时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该生物不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条。丙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1中的 (填数字)。

(1)图1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III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3中的 图,图1中与数量关系 (填数字)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2)该动物体内符合图1中IV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
(3)图2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阶段(填序号);B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 作用。
(4)图3中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2中 (填序号)阶段,此时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该生物不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条。丙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1中的 (填数字)。
2.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子一代自交得到F2中,在F2中:
(1)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其中纯合子占 ,杂合子占 。
(2)亲本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
(3)理论上F2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其中直接通过性状能认定是纯合子的个体占F2比例是
。
(1)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其中纯合子占 ,杂合子占 。
(2)亲本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
(3)理论上F2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其中直接通过性状能认定是纯合子的个体占F2比例是
。
3.
已知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决定。显性遗传因子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开紫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其中遗传因子组成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变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遗传因子组成为 和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遗传因子组成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2)杂交实验中发现该植物的果皮颜色(E、e)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味道(F、f)有甜的, 也有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甲、绿色甜果植株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①上述两对性状中 、 是显性性状。
②亲本中紫色酸果植株、绿色甜果植株甲、绿色甜果植株乙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 。
(1)开紫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其中遗传因子组成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变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遗传因子组成为 和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遗传因子组成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2)杂交实验中发现该植物的果皮颜色(E、e)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味道(F、f)有甜的, 也有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甲、绿色甜果植株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杂交组合类型 | F1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 |
| 紫色酸果 | 绿色酸果 |
紫色酸果X绿色甜果(甲) | 210 | 208 |
紫色酸果X绿色甜果(乙) | 0 | 280 |
②亲本中紫色酸果植株、绿色甜果植株甲、绿色甜果植株乙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 。
4.
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例如:如果某公狗的基因型为Aa,则实际只能产生a—种有活性的雄配子)。狗皮毛的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 定律。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
(3)现有多只白色和红色母狗,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9号的基因型。
第一步:让9号与______母狗交配;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则9号的基因型______;
②如果子代沙色:白色约为1:1,则9号的基因型位______;
③如果子代______,则9号的基因型为Aabb。

(1)该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 定律。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和______。
(3)现有多只白色和红色母狗,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9号的基因型。
第一步:让9号与______母狗交配;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则9号的基因型______;
②如果子代沙色:白色约为1:1,则9号的基因型位______;
③如果子代______,则9号的基因型为Aabb。
2.单选题- (共22题)
5.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四种 9:3:3:1 | B.两种 13:3 | C.三种 12:3:1 | D.三种 10:3:3 |
7.
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母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 |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
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8.
某动物的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经检验一滴精液里有220个DNA分子(均为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这滴精液中的,精子来源于多少个初级精母细胞
A.11个 | B.22个 | C.55个 | D.88个 |
10.
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 |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
11.
染色体组成Aa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AA、aa、Aa分离的时期为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2.
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形成四分体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细胞质分离 ④联会 ⑤染色体复制 ⑥染色单体分离 ⑦着丝点分裂
①形成四分体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细胞质分离 ④联会 ⑤染色体复制 ⑥染色单体分离 ⑦着丝点分裂
A.②①③④⑦⑤⑥③ | B.③⑤②⑦④⑥①③ |
C.⑤④①②③⑦⑥③ | D.⑤④⑦③⑥②①③ |
13.
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a、c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
B.M点时细胞中的DNA—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
1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随机的移向两极 |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
15.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 |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一定出现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
16.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 |
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17.
下列杂交实验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是
A.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
B.豌豆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后代均为黄色圆粒 |
C.短毛兔与长毛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
D.红眼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后代中既有红眼果绳,又有白眼果蝇 |
18.
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第①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
C.第②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
D.白花植株与第②组F1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 |
19.
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为亲本进行杂交,R再进行自交,则F2中性状表现与F1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A.1/16 | B.3/16 | C.6/16 | D.9/16 |
20.
纯种白色球状南瓜与黄色盘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已有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1 001个,问理论上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多少个(已知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 )
A.1 001 | B.2 002 | C.3 003 | D.9 009 |
21.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纯合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
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总数的比例为5/8 |
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
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子代所占的比例为1/4 |
22.
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
A.2/9 | B.7/9 | C.9/11 | D.7/10 |
23.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c—银色、Cs—乳白色、Cz一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
交配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 | |||
| 黑 | 银 | 乳白 | 白化 | |
1 | 黑×黑 | 22 | 0 | 0 | 7 |
2 | 黑×白化 | 10 | 9 | 0 | 0 |
3 | 乳白×乳白 | 0 | 0 | 30 | 11 |
4 | 银×乳白 | 0 | 23 | 11 | 12 |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10种 |
C.根据四组交配亲子代的表型关系可以确定cb(黑色)Cc(银色)、cs(乳白色)、cx(白化)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
24.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存活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4 | B.1/8 |
C.1/9 | D.4/9 |
25.
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1只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蓝眼蛙与绿眼蛙的表现型比例为
表现型 | 蓝眼 | 绿眼 | 紫眼 |
基因型 | A B | A bb、aabb | aaB |
A.3:1 | B.3:2 |
C.9:7 | D.13:3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