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金鱼草(2n=16)属多年生雌雄同株花卉,其花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三种;金鱼草的叶形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叶形有窄叶和宽叶两种,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金鱼草自花传粉不能产生种子。请根据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在组别1中,亲代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中粉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组别1的F1在不同温度下性状表现类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温遮光条件下,第1组所产生的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粉红花窄叶的个体占F2的比例是_______。
(4)在高温遮光条件下,发现组别2的F1红花窄叶个体中,出现了一株粉红花窄叶的变异株。要想确定这株粉红花窄叶植株出现的原因,可以用表中___________个体与之杂交,若F2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则这种性状的改变是由于基因型改变引起的。
组别 | 纯合亲本的表现型 | F1的花色和叶形 | |
低温、强光照条件下培养 | 高温、遮光条件下培养 | ||
1 | 红花窄叶×白花宽叶 | 红花窄叶 | 粉红花窄叶 |
2 | 红花宽叶×红花窄叶 | 红花窄叶 | 红花窄叶 |
3 | 白花宽叶×白花宽叶 | 白花宽叶 | 白花宽叶 |
(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在组别1中,亲代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中粉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组别1的F1在不同温度下性状表现类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温遮光条件下,第1组所产生的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粉红花窄叶的个体占F2的比例是_______。
(4)在高温遮光条件下,发现组别2的F1红花窄叶个体中,出现了一株粉红花窄叶的变异株。要想确定这株粉红花窄叶植株出现的原因,可以用表中___________个体与之杂交,若F2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则这种性状的改变是由于基因型改变引起的。
2.单选题- (共21题)
2.
关于下图所示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进行①过程,需将噬菌体放在含有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溶液中 |
B.正常的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⑤过程 |
C.③④⑥过程常见于RNA病毒侵入细胞时 |
D.细胞中①②过程的发生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
3.
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C.丙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 D.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
5.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
B.酵母菌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
C.马蛔虫精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精子 |
6.
已知雄性黑猩猩的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可形成24个四分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时期每个生殖细胞内有48对同源染色体 |
B.该时期每个生殖细胞内有48条染色单体 |
C.黑猩猩的心肌细胞中有24对同源染色体 |
D.黑猩猩的精子中有48条染色体 |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D.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
9.
现有一染色体组成为AaXY的雄性马蛔虫,一个精原细胞可以形成四个精子,其中之一染色体组成为AaYY,则其余三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应为
A.AaXX,AaXX,AaYY | B.Aa,X,X | C.AAX,aaX,Y | D.Aa,Aa,X |
10.
关于同一生物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都进行DNA复制,经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数目相同 |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染色体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
D.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均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2倍 |
13.
已知豌豆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玉米子粒的甜对非甜为显性,现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间行种植,纯种甜玉米与非甜玉米间行种植,则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A.圆粒豌豆豆荚中出现皱粒豌豆 |
B.皱粒豌豆豆荚中出现圆粒豌豆 |
C.甜玉米子粒中出现非甜子粒 |
D.非甜玉米子粒中出现甜子粒 |
14.
针对下列问题,采取的最佳实验方法为
①一株高茎豌豆是纯合还是杂合
②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的显隐性
③一匹显性红棕色公马是否纯合
④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
①一株高茎豌豆是纯合还是杂合
②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的显隐性
③一匹显性红棕色公马是否纯合
④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
A.测交,测交,杂交,杂交 | B.自交,测交,自交,杂交 |
C.自交,杂交,测交,自交 | D.杂交,自交,测交,自交 |
16.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 |
D.必须统计足量的F2个体 |
17.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F1全为非糯性。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F1自交,取F2中非糯性个体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观察,则蓝黑色与橙红色的比例为
A.1:0 | B.1:1 | C.2:1 | D.3:1 |
18.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C.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D.摩尔根绘制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20.
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的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
B.豌豆花大,易去雄 |
C.豌豆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
D.豌豆普遍长不高,易观察 |
21.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于豌豆的特点,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
B.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假说之一为: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C.“演绎”是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
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