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枯草杆菌 | 核糖体S12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 链霉素与核糖体 的结合 |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
野生型 | …-P-K-K-P-… | 能 | 0 |
突变型 | …-P-R-K-P-… | 不能 | 100 |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
2.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③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④受精卵分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⑤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一般不可育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③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④受精卵分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⑤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一般不可育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4.
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