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由Ⅰ变成Ⅱ的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
(3)图2中甲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含有 条染色单体;该动物体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
(4)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 。
(5)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由Ⅰ变成Ⅱ的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
(3)图2中甲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含有 条染色单体;该动物体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
(4)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 。
(5)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2.
某种自花传粉、闭花传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3红花:1白花;
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请回答:
(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其目的是 ,去雄后,为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 处理.
(2)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通过测交实验课验证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
(3)实验二中,F2紫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若这些紫花杂合子自交,则得到的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3红花:1白花;
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请回答:
(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其目的是 ,去雄后,为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 处理.
(2)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通过测交实验课验证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
(3)实验二中,F2紫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若这些紫花杂合子自交,则得到的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2.单选题- (共12题)
4.
某生物有4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 B.1:2 | C.1:3 | D.0:4 |
5.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说的成对的遗传因子是指等位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是指非等位基因 |
B.孟德尔认为YyRr植株能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各4种,且比值均为1:1:1:1 |
C.减Ⅰ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 |
D.人体细胞的减Ⅰ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2N,减Ⅱ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N |
9.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核DNA分子数目相等 |
B.该细胞中基因B、b所在的两条染色体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
D.该动物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DD,基因B、b的分离只发生在该时期 |
10.
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
13.
下列关于基因型为Aa的豌豆产生的配子的数量比例中,正确的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
B.含A的雌配子:含a的雄配子=1:1 |
C.雌配子:雄配子=3:1 |
D.含A的雌配子:含a的雌配子=1:1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