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7题)
1.
图甲基因型为Tt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_期,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图甲对应图乙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图乙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除了IM外还有__________,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_期,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图甲对应图乙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图乙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除了IM外还有__________,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
如图是某些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设有关生物均为二倍体):
(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的图有________;不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
(2)图A中的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比为________;图F细胞处于________(时期)。
(3)图E和图A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________图中可能发生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

(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的图有________;不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
(2)图A中的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比为________;图F细胞处于________(时期)。
(3)图E和图A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________图中可能发生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
3.
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相关遗传因子用R、r表示)。据表分析作答:
(1)根据组合______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理由是后代出现________。
(2)组合______中的两亲本肯定都是纯合子。
(3)组合______的杂交方法称为测交。
(4)写出A组合中两亲本的可能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后代表现型及植株数 | |
圆粒 | 皱粒 | ||
A | 圆粒×圆粒 | 108 | 0 |
B | 皱粒×皱粒 | 0 | 102 |
C | 圆粒×圆粒 | 125 | 40 |
D | 圆粒×皱粒 | 152 | 141 |
(1)根据组合______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理由是后代出现________。
(2)组合______中的两亲本肯定都是纯合子。
(3)组合______的杂交方法称为测交。
(4)写出A组合中两亲本的可能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A)和黄颖(B)为显性,且只要有A存在,该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表现为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为亲本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F2中黑颖的基因型有____种。
(2)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杂交组合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__。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F2中黑颖的基因型有____种。
(2)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杂交组合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__。
5.
某种动物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和e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并且当F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某人做了相关的杂交实验,其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反映了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动物控制体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两亲本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別为_______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如果F2黑色个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中的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亲本组合 | 子一代(F1) | 子二代(F2) |
白色×白色 | 白色 | 白色∶黑色=13∶3 |
(1)该实验反映了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动物控制体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两亲本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別为_______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如果F2黑色个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中的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6.
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母本是______。在此实验中用做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________种。
(2)操作①叫_______,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_____之前进行。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母本是______。在此实验中用做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________种。
(2)操作①叫_______,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_____之前进行。
7.
菜豆种皮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
B.F1的基因型是AaBb |
C.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 |
D.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 |
2.单选题- (共16题)
8.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
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
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
D.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
10.
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定相同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11.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
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
C.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 |
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l:1 |
12.
某一基因型为Aa的生物个体,在自然状态下,下列有关它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雄配子数量通常为A:a = 1:1 | B.雌配子数量通常为A:a = 1:1 |
C.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一样多 | D.雌配子的种类和雄配子的种类一样多 |
13.
下列关于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符合分离定律 |
C.F1产生的4种雌配子与4种雄配子数目相等 |
D.F2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
14.
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乙豌豆的遗传因子是( )
A.yyRr | B.YyRR | C.yyRR | D.YyRr |
15.
基因型为YyRr(♂)×YyRR(♀)的两种黄色圆粒豌豆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过程中需要去雄和人工授粉 |
B.YyRR能产生YR、yR、Yy、RR4种配子 |
C.子代表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
D.与YyRr(♀)×YyRR(♂)杂交结果不同 |
16.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
C.F2中,黄果基因型为aa |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
17.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 WwDD×wwDD B. WWDd×WWdd
C. WwDD×wwdd D. WwDd×WWDd
A. WwDD×wwDD B. WWDd×WWdd
C. WwDD×wwdd D. WwDd×WWDd
18.
下列杂交实验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是( )
A.白色绵羊和黑色绵羊杂交,后代既有白色绵羊,也有黑色绵羊 |
B.豌豆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后代均为黄色圆粒 |
C.毛腿鸡和毛腿鸡杂交,后代既有毛腿鸡,也有长腿鸡 |
D.红眼果蝇雌雄之间交配,后代中既有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 |
19.
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B.孟德尔的假设是建立在测交实验的基础上 |
C.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D.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 |
20.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面是两组杂交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紫花×紫花→301株紫花+110株白花 ②紫花×白花→紫花
①紫花×紫花→301株紫花+110株白花 ②紫花×白花→紫花
A.紫花是隐性性状、白花是显性性状 |
B.①组亲代紫花植株与②组子代紫花植株均为杂合子 |
C.①组子代紫花基因型与亲代紫花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
D.将两组的子代紫花植株分別进行测交,则F2中紫花:白花=1:1 |
22.
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A.ddRR,1/8 | B.ddRR,1/16 |
C.ddRR,1/16和ddRr,1/8 | D.DDrr,1/16和DdRR,1/8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7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