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信宜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204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图Ⅰ表示马蛔虫原始生殖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是马蛔虫细胞生命历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①——⑦分别表示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时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期,丁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图Ⅰ中,乙细胞内的A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可与______________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丁细胞内的M染色体与N染色体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3)图Ⅱ中,⑥段可表示图I______细胞的染色体数目,①→②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番茄中有果实颜色和蔓藤长短两种性状,红果与黄果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基因表示),长蔓与短蔓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用B、b基因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四个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组合一的子代中,红果:黄果=______________,这对相对性状遗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
(符合现代解释的表达)。
(2)根据组合一或组合二______________数据可推知,在蔓藤长短这对相对性状中,长蔓是显性性状。组合四的交配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测交、自交、杂交)。
(3)组合二的子代中,基因型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填表现型)。组合三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组合一亲本红果长蔓的基因型,可设计______实验,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3.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4.
基因型为AaBBCc(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进行自交,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A.8种 3种 8种B.3种 9种 8种
C.4种 27种 4种D.4种 9种 4种
5.
在生命科学发现过程中,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A.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6.
下列不属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同恃点的是
A.出现四分体B.出现纺锤体C.DNA复制D.着丝点分裂
7.
以下能称作同源染色体的是
A.减数分分裂时移向两扱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8.
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仅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9.
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在一对相对性中区分显隐性 ②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③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④鉴定一匹栗色马是否是纯合子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0.
下列相关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狗的白毛与短毛属于相对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也会出现纯合子
C.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D.DD和dd均属于等位基因
11.
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因子的两大遗传规律。假说一演绎法包栝“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在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中,属于“作出假设”环节的是
A.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B.孟德尔设计并完成测交实验
C.无论正交、反交,F1总是高茎的
D.F1高茎自交,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否偶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