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市一中高二期末复习生物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204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山猪的短尾和长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尾形与基因关系如图1。现用两只纯合山猪杂交,结果如图2。

请回答:
(1)图1说明,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尾的形状。
(2)基因B和b位于__________(常或X)染色体上。该山猪种群内尾形对应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
(3)图2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父本的基因型,让F1中的雌雄山猪杂交,观察并统计F2中长尾和短尾个体数量。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2代中长尾:短尾约为1:1,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②若F2代中长尾:短尾约为_________,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
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 中表现为抗旱多颗粒小麦的基因型有 种,要确认其基因型,可将其与隐性个体杂交,若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可能为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2)干旱程度越严重,抗旱植物根细胞中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相对越多,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的结果。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4)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获得的后代个体全部是抗旱型抗病杂交种(RrDd)。具体做法是:先用Rrdd和rrDd通过 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杂交种RrDd。

2.单选题(共12题)

3.
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甲与乙植株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他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3:3:1:1,则乙的基因型是
A.YyRrB.yyrrC.Yyrr或yyRrD.YyRR
4.
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见染色体被逐渐牵引到细胞两极
B.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D.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5.
图甲和图乙与细胞分裂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图甲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图乙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和E时间点
D.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6.
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1928年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1953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规则的双螺旋模型
7.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只有生殖细胞中才有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⑤
8.
将具有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代,在F3中纯合子比例是
A.l/8B.7/8C.7/16D.9/16
9.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25%
10.
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 )
①花蕾期,不去雄蕊
②花蕾期,去雄蕊
③去雄后,套上纸袋
④去雄后,不套纸袋
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
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
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 D.②④⑥
11.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摩尔根发现了伴性遗传。下列关于他们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试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F1雌雄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应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12.
对下列图示理解正确的是

A. A图可以表示为基因自由组合
B. 若B图中的1为核酸,则2、3可分别表示为DNA、RNA中的一种
C. C图体现了DNA复制的双向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 D图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加快了多肽链合成的效率
13.
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3:2:1B.7:6:3C.5:2:1D.1:2:1
14.
食物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