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有甲、乙、丙、丁四只兔,甲、乙两兔为黑毛雌兔,丙为黑毛雄兔,丁为褐毛雄兔,今对上述兔子进行多次交配实验,结果如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
甲×丁→全为黑毛小兔;丁×乙→褐毛小兔和黑毛小兔各约占一半。请回答以下问题:
(1)褐毛与黑毛这一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甲、乙、丁兔来鉴定丙兔是纯合体或杂合体。
第一步:让__________兔多次交配,
第二步:从后代中选多只表现型为__________雌兔与丙兔多次交配。
结果与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丁→全为黑毛小兔;丁×乙→褐毛小兔和黑毛小兔各约占一半。请回答以下问题:
(1)褐毛与黑毛这一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甲、乙、丁兔来鉴定丙兔是纯合体或杂合体。
第一步:让__________兔多次交配,
第二步:从后代中选多只表现型为__________雌兔与丙兔多次交配。
结果与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和b、V和v、W和w分别是控制果蝇的体色、翅形和眼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下图是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果蝇为__________性个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此果蝇的细胞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表现为__________。
(4)产生配子时,控制体色的基因(B和b)和控制眼色的基因(W和w)遵循__________遗传定律。该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

(1)该果蝇为__________性个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此果蝇的细胞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表现为__________。
(4)产生配子时,控制体色的基因(B和b)和控制眼色的基因(W和w)遵循__________遗传定律。该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
3.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面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豌豆素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a表示,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a和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过程:选用实验一的F1与品系____________杂交。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豌豆素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a表示,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a和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过程:选用实验一的F1与品系____________杂交。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4.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A.TTSS×TTSs | B.TtSs × TtSs |
C.TtSs×TTSs | D.TtSS × TtSs |
5.
如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简图。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型为()


A.aabbcc | B.ABC | C.AaBbCc | D.AABBCC |
6.
基因型为Ee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EE、ee、Ee的分开,依次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 B.③③② | C.②②② | D.②③④ |
7.
下图是哺乳动物——马进行减数分裂,繁殖新个体的大致过程,结合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在Ⅰ→Ⅱ,Ⅳ→Ⅰ |
B.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
C.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 |
D.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 |
8.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只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
B.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 |
D.该细胞正常情况下,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 |
9.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新该细胞


A.该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 |
B.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e和e、F和F、G和g |
C.通过G和g基因的不同可断定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
D.一定是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并且只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
10.
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
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 |
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 |
1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2:1 |
12.
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 )
A.50% | B.60% | C.40% | D.100% |
13.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据表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
组合 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1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2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3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
15.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后所生出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3:1:3:1 | B.9:3:3:1 | C.4:2:2:1 | D.1:1:1:1 |
16.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色盲患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
B.人类的色盲基因遗传呈现间隔交叉现象 |
C.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
D.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Y;雌性个体为纯合子,基因型为XX |
18.
果绳某染色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诚于非等位基因 |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 |
D.该染色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19.
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从理论上分析,某基因型为AaBb的夫妇,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出现缺陷的可能性是
A.1/16 | B.3/8 | C.7/16 | D.9/16 |
20.
基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纯合时性的几率分别是
A.18,4,1/32 | B.18,6,1/16 | C.16,4,1/32 | D.16,4,1/16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