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现有能稳定遗传的紫茎(R)缺刻叶(E)和绿茎(r)马铃薯叶(e)两个番茄品种,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R基因能控制紫茎性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开花时,对稳定遗传的紫茎马铃薯叶个体的花粉进行射线处理,让其自交,然后将获得的种子种植,出现了紫茎缺刻叶的番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班同学欲对⑵中得到的紫茎缺刻叶的番茄种子进行基因组成的鉴定,第一组计划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进行实验,第二组计划用测交法进行实验,第三组的同学认为前两组的实验方案较为繁琐,于是设计了一个更加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如果你是第三组的成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开花时,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每株植株的上述两种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全部是紫茎缺刻叶,说明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②若有紫茎缺刻叶和紫茎马铃薯叶两种,比例接近3:1,说明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③若有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四种,比例接近9:3:3:1,说明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1)R基因能控制紫茎性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开花时,对稳定遗传的紫茎马铃薯叶个体的花粉进行射线处理,让其自交,然后将获得的种子种植,出现了紫茎缺刻叶的番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班同学欲对⑵中得到的紫茎缺刻叶的番茄种子进行基因组成的鉴定,第一组计划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进行实验,第二组计划用测交法进行实验,第三组的同学认为前两组的实验方案较为繁琐,于是设计了一个更加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如果你是第三组的成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开花时,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每株植株的上述两种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全部是紫茎缺刻叶,说明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②若有紫茎缺刻叶和紫茎马铃薯叶两种,比例接近3:1,说明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③若有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四种,比例接近9:3:3:1,说明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2.
果蝇是遗传学的经典实验材料,果蝇中的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眼、灰身与黑身为三对相对性状(设翅型基因为A、a,眼色基因为B、b,体色基因为H、h)。现有两种基因型果蝇交配,后代表现型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果蝇控制翅型与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染色体和____染色体上。
(2)研究果蝇的基因组计划,需要研究几条染色体____?
(3)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情形。第一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时期是____,此时细胞中有____个着丝粒。
(4)已知红眼基因部分片段的碱基排列如下图。

由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则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的①或②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5)假定残翅(v)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如果在某果蝇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残翅果蝇,那么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____。
(6)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假如已弄清黑身是隐性性状。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完成相关实验方案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方案:①第一步,将____________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全是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将子一代的____________与原种群的纯合灰身雄果蝇杂交。
实验结论:若后代全是____________,则黑身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则黑身基因在X染色体上。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雌果蝇 | 3 | 1 | 0 | 0 |
雄果蝇 | 3 | 1 | 3 | 1 |
(1)果蝇控制翅型与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染色体和____染色体上。
(2)研究果蝇的基因组计划,需要研究几条染色体____?
(3)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情形。第一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时期是____,此时细胞中有____个着丝粒。
(4)已知红眼基因部分片段的碱基排列如下图。

由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则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的①或②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5)假定残翅(v)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如果在某果蝇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残翅果蝇,那么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____。
(6)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假如已弄清黑身是隐性性状。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完成相关实验方案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方案:①第一步,将____________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全是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将子一代的____________与原种群的纯合灰身雄果蝇杂交。
实验结论:若后代全是____________,则黑身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则黑身基因在X染色体上。
3.
地中海小岛撒丁岛与世隔绝,当地居民普遍患有多种遗传病,是各种遗传病基因采集样本的理想地点。

(1)选择该地为遗传病基因采集样本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__________细胞中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甲病为地中海贫血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该岛中每256人中有一人患有地中海贫血症,则该岛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_。乙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若图中Ⅲ2与Ⅲ3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要降低该地遗传病发生的频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

(1)选择该地为遗传病基因采集样本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__________细胞中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甲病为地中海贫血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该岛中每256人中有一人患有地中海贫血症,则该岛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_。乙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若图中Ⅲ2与Ⅲ3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要降低该地遗传病发生的频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4.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
A.0 | B.25% | C.50% | D.100% |
5.
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动物是雄性,甲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精子数量与雌性产生卵细胞数量比为1:1 |
B.丙图中出现子染色体上基因为A和a,是因为基因在复制时发生了突变 |
C.乙图中出现子染色体上基因为A和a,一定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
D.1号和4号染色体大小相同,基因数目、排列顺序相同,是同源染色体 |
6.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B.图中a基因一定来自基因突变 |
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l为X染色体,则2为Y染色体 |
D.该细胞的子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
7.
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所得到的子代F2的基因型(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部分基因型没有列出,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 YyRr |
Yr | | | 3 | |
yR | | | | 4 |
yr | | | | yyrr |
A.表中被研究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
C.F2中出现亲本没有的重组性状的比例是6/16或10/16 |
D.表中被研究的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
8.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 B.①③ | C.④⑤ | D.②⑤ |
9.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F1基因型的方法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F1基因型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10.
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不可用2n表示的是
A.具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 |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 |
C.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数 |
D.含有n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的种类 |
11.
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
①1866年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①1866年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 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一演绎 ③类比推理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