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考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200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3题)

1.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露,某研究小组对生活在核电站周边的小鼠进行了遗传研究。小鼠尾长的长尾与短尾(由基因A、a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基因B、b控制)各为一对相对性状。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小鼠的尾长和尾形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2)父本的基因型为 ,母本通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  种基因型。
(3)让F1中全部长尾弯曲尾雌鼠与短尾正常尾雄鼠杂交,F2中短尾正常尾雌鼠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
下图是雄果蝇甲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

(1)果蝇甲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若果蝇残翅、白眼、黑身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甲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7号染色体上的部分DNA分子如甲图所示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
②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酶。
③乙图中,7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位于2号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蓝色素和红色素共同存在时花为紫色,已知含有aXb的雌配子不能进行正常的受精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蓝花的形成说明基因决定性状的方式是    ,正常情况下控制紫花性状的基因型有 ______ 种;现将纯合的蓝花雄株和纯合的红花雌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随机交配得到F2,紫花:红花:蓝花比例为______。
②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红花雄株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杂合红花雌株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染色体总数目比为 ______ ,两个细胞中基因B数目比为 ______。
(2)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________,高产抗病类型占_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4.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5.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6.
下图为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
B.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
C.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D.图③所示细胞中,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组
7.
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8.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B.孟德尔探究的“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的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孟德尔通过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提出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