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如图甲、乙、丙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的①﹣⑥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____;
(2)图③的细胞名称是_____,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请中画出子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_______
(3)图④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_____条,_____个DNA,同源染色体_____对。
(4)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DNA的是_____、染色单体的是_____。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比为_____ 。
(5)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1)图甲的①﹣⑥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____;
(2)图③的细胞名称是_____,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请中画出子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3)图④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_____条,_____个DNA,同源染色体_____对。
(4)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DNA的是_____、染色单体的是_____。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比为_____ 。
(5)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2.
玉米的早熟和晚熟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纯合的两亲本杂交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玉米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实验2早熟和晚熟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从实验2的F2中取一早熟植株M,将早熟植株M与晚熟植株杂交,若后代早熟︰晚熟=1︰1,则早熟植株M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

(1)玉米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实验2早熟和晚熟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从实验2的F2中取一早熟植株M,将早熟植株M与晚熟植株杂交,若后代早熟︰晚熟=1︰1,则早熟植株M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
3.
下表为3个不同水稻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能否抗病用字母R、r表示,秆的高低用D、d表示。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组合_______,可确定抗病为_______性性状,感病为_______性性状。
(2)根据组合_______,可确定高秆为_______性性状,矮秆为_______性性状。
(3)写出三个组合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__________,组合二___________,组合三___________。
(4)若组合一亲本中的感病高秆个体自交,子代可得到_______种基因型。
(5)若组合一和组合二亲本中的抗病高秆个体杂交,子代可得到__________种表现型。

(1)根据组合_______,可确定抗病为_______性性状,感病为_______性性状。
(2)根据组合_______,可确定高秆为_______性性状,矮秆为_______性性状。
(3)写出三个组合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__________,组合二___________,组合三___________。
(4)若组合一亲本中的感病高秆个体自交,子代可得到_______种基因型。
(5)若组合一和组合二亲本中的抗病高秆个体杂交,子代可得到__________种表现型。
2.单选题- (共33题)
4.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错误的( )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3/8 |
D.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8 |
8.
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依次是( )


A.3,6,6,6 |
B.3,12,12,6 |
C.3,6,6,12 |
D.3,12,12,12 |
11.
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 B.②⑤ | C.①⑤ | D.②③④ |
12.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之一基因型是AB,那么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13.
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图甲,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
B.A组细胞中染色体:DNA=1:2或1:1 |
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17.
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
18.
某高等植物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1/9 | B.2/9 | C.6/9 | D.8/9 |
19.
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 C 表现型的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
A.1/8 3/8 | B.1/16 3/16 |
C.1/16 3/8 | D.1/8 3/16 |
20.
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A.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③ |
23.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4 |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
D.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3/8 |
24.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不包括( )
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个 |
C.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结合 |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25.
人类的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如表所示.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秃顶的概率和秃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
| BB | Bb | bb |
男 | 非秃顶 | 秃顶 | 秃顶 |
女 | 非秃顶 | 非秃顶 | 秃顶 |
A.1/4;3/8 | B.1/4 ;1/4 | C.1/2 ;3/8 | D.1/3 ;3/8 |
26.
已知控制家蚕结黄茧的基因(B)对控制家蚕结白茧的基因(b)显性,但当另一个非等位基因A存在时,就会抑制黄茧基因B的表达.现有结黄茧的家蚕(aaBB)与结白茧的家蚕(AAbb)交配得F1,F1家蚕相互交配,F2结白茧与结黄茧家蚕得比例是( )
A.15:1 | B.9:3:3:1 | C.13:3 | D.9:7 |
27.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28.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
A.套袋-去雄-授粉-套袋 | B.去雄-套袋-授粉-挂标签 |
C.套袋-去雄-授粉-套袋-挂标签 | D.去雄-套袋-授粉-套袋-挂标签 |
30.
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 |
32.
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 |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子叶颜色相同 |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
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 |
33.
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和II的小球必须一样多 |
B.I中D和d小球可以不一样多 |
C.重复10次实验后,统计的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
D.该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
35.
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 YYRr | B.YyRr YyRr | C.YYRR yyrr | D.YyRr Yyrr |
36.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3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