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示。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段,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段,丙细胞处于________段。
(3)对图2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4)丙图所示细胞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该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段,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段,丙细胞处于________段。
(3)对图2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4)丙图所示细胞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该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2题)
2.
果蝇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3.
图甲和图乙与细胞分裂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
B.图甲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
C.图乙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和E时间点 |
D.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
4.
图甲、乙、丙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图丁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丙的细胞均含同源染色体,且图乙位于图丁的CD段 |
B.图甲中正在分裂的细胞和图乙的细胞都是减数分裂,但不能共存于一个个体内 |
C.图乙的细胞分裂后可形成图丙的细胞 |
D.图丙的细胞中染色体属于图丁中CD段 |
5.
下列各项所进行的细胞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有( )
①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 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④雄蝇产生精子的过程
①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 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④雄蝇产生精子的过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7.
在减数分裂出现联会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N,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a。则在分裂结束时,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分别是( )
A.N,a | B.N/2,a/2 | C.N/2,a/4 | D.N/4,a/4 |
8.
如图一是某种二倍体(2m)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二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甲细胞发生基因重组 |
B.图二中的cd段只能对应图1中的丙细胞 |
C.图一中甲和乙细胞都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 |
D.图二中m=2,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 |
9.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染色体,英文字母代表基因,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Ⅰ间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 |
B.该细胞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aDd和Aadd |
C.该细胞有2个四分体,有8个核DNA分子 |
D.该细胞的下一时期发生①、②、③、④的随机组合 |
10.
下列各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细胞中含有3个四分体、12个染色单体 |
B.由丙细胞可知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两个极体 |
C.丙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XD和aBXD或AbXD和abXD |
D.甲细胞经乙细胞后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 |
11.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粒,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有36个着丝粒 |
B.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则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 |
C.精原细胞等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 |
12.
实验小组在对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进行研究时,绘制出如图所示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8条染色体 |
B.果蝇的一个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是Ⅱ1、Ⅲ1、Ⅳ1、X |
C.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均能在Y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 |
D.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Y,dX,dY |
14.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单体 |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可含有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23个四分体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46条染色体 |
16.
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此4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①全都黑色 ②3黑1白 ③2黑2白 ④1黑3白 ⑤全部白色
①全都黑色 ②3黑1白 ③2黑2白 ④1黑3白 ⑤全部白色
A.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17.
某果蝇的翅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果蝇与翅正常的雄果蝇杂后代中1/4为雄蝇翅异常、1/4为雌蝇翅异常、1/4为雄蝇翅正常、1/4为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
18.
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在一个多指患者的下列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19.
下列有关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评价是
①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对父本在开花前去雄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①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应对父本在开花前去雄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A.一种说法正确 | B.两种说法正确 |
C.三种说法正确 | D.四种说法均不正确 |
20.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及其定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D.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遗传 |
21.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
A.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
C.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
22.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
B.F1产生的各类雌、雄配子彼此自由组合 |
C.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
D.F2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