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9月模块诊断生物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200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1题)

1.
玉米是雌雄同株二倍体(2n=20)植物,其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现有一种彩色玉米,控制其色素合成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组成A_C_D_为紫色,A_C_dd和A_ccD_为古铜色,其他基因组成为白色。
(1)玉米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来源:学科网ZXXK]
(2)现有两株古铜色玉米杂交,F1全部为紫色,F2中紫色占63/128,这两株古铜色玉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不同基因型的纯种白色玉米甲、乙、丙、丁、戊(其中戊不含任何显性基因)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①甲和乙杂交,所得玉米均为紫色玉米,则甲乙玉米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
②将得到的紫色玉米与戊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③丙和丁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3.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相同
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4.
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则这两个精细胞不可能来自(  )
A.一个精原细胞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5.
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B.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子发病其父、子必发病
C.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
D.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
6.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7.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6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25%B.42%C.50%D.64%
8.
基因A、B、C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 1/64    B. 3/64
C. 27/64    D. 9/64
9.
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
C.M、N分别为16、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3.选择题(共1题)

10.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