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99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非选择题(共3题)

1.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
(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该是________。
(3)图甲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个、染色单体为______个、DNA分子数为______个,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
(4)丙图是______分裂,据图可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
2.
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其目的是______,操作结束后为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套袋处理。 操作 ②叫______。
(3)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为____茎。
(4)若上述亲本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______,F2的基因型是______。
(5)F1自交的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3.
下图表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Ⅱ4的子女________的性状表现推理,该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
(2)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
(3)若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B ,则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与正常女性结婚,再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 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a,则Ⅲ7的基因型为________,正常人群中该病的携带者的概率为1%,Ⅲ7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出患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

2.单选题(共14题)

4.
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  )
A.DNA连接酶B.DNA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
5.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错误的(  )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3/8
D.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8
6.
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7.
下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图甲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图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D.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8.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⑤
9.
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发现F1全为红眼,F2有白眼雄果蝇,请问最早能判断白眼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C.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10.
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
A.4/16B.2/16C.6/16D.8/16
11.
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Ⅰ-2、Ⅱ-4和Ⅱ-7肯定携带致病基因
C.Ⅲ-9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会患病
D.Ⅲ-11的致病基因并非来自于Ⅱ-6
12.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与卷毛B.毛桃与甜桃
C.鸡的光腿与长腿D.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14.
在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下列科学家、实验方法及技术不相互匹配的是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法
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注射
C.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
D.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
15.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16.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有红绿色盲的孩子,则该小孩的性别及遗传所遵循的规律分别是
A.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男,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女,基因的分离定律D.男,基因的分离定律
17.
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 YYRrB.YyRr YyRrC.YYRR yyrrD.YyRr Yyrr

3.选择题(共1题)

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2012年第4期,有改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