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
(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该是________。
(3)图甲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个、染色单体为______个、DNA分子数为______个,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
(4)丙图是______分裂,据图可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

(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其目的是______,操作结束后为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套袋处理。 操作 ②叫______。
(3)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为____茎。
(4)若上述亲本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______,F2的基因型是______。
(5)F1自交的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1)从图中Ⅱ4的子女________的性状表现推理,该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
(2)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
(3)若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B ,则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与正常女性结婚,再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 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a,则Ⅲ7的基因型为________,正常人群中该病的携带者的概率为1%,Ⅲ7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出患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
2.单选题- (共14题)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3/8 |
D.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8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 B.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 D.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

A.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
B.图甲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
C.图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
D.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⑤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
B.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
C.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Ⅰ-2、Ⅱ-4和Ⅱ-7肯定携带致病基因 |
C.Ⅲ-9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会患病 |
D.Ⅲ-11的致病基因并非来自于Ⅱ-6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
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法 |
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注射 |
C.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 |
D.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A.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B.男,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女,基因的分离定律 | D.男,基因的分离定律 |
A.YyRR YYRr | B.YyRr YyRr | C.YYRR yyrr | D.YyRr Yyrr |
3.选择题- (共1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2012年第4期,有改动)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