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图中A〜F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某一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像,G表示该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该动物为____性,细胞图像B所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分裂时期是________。
(2)经图中D→E→F过程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精细胞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
(4)图中A〜E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
(5)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发生在图G中的________(用数字表示)阶段。

(1)该动物为____性,细胞图像B所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分裂时期是________。
(2)经图中D→E→F过程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精细胞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
(4)图中A〜E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
(5)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发生在图G中的________(用数字表示)阶段。
2.
南瓜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可据此判断,_______________为显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__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第(3)小题的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正确,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预测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可据此判断,_______________为显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_____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第(3)小题的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正确,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预测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3.
如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 |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
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
4.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等动物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
B.人体细胞中的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
C.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
D.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形成的 |
7.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Y染色体 |
B.若两图均表示减数分裂,则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图的CD段 |
C.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
D.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含有2个或4个染色体组 |
8.
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长翅雌果蝇交配,F1中有白眼残翅果蝇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雄蝇的基因型是BbXRY B. F1中白眼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8
C. 亲本雌蝇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D.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8
A. 亲本雄蝇的基因型是BbXRY B. F1中白眼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8
C. 亲本雌蝇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D.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8
9.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 |
B.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D.测交可用来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 |
10.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 |
C.其假说能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
D.其假说能解释融合遗传 |
12.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方法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B.格里菲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
C.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遗传规律,其中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提出假说” |
13.
如图所示为某雄果蝇一条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的位置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
B.该染色体上的棒眼基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
C.该果蝇的另一条性染色体上一定有白眼基因或其等位基因 |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不一定相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