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上图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蛇的体色这一性状,且其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若选取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则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若使F1相互交配,所得的F2中不同于纯合亲本的表现类型所占比例为______,若F2中的花纹蛇再相互交配,则F3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1)由上图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蛇的体色这一性状,且其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若选取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则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若使F1相互交配,所得的F2中不同于纯合亲本的表现类型所占比例为______,若F2中的花纹蛇再相互交配,则F3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
近百年来,果蝇由于容易饲养且繁殖速度快,因而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方面。下图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Ⅱ Ⅱ、Ⅲ Ⅲ、Ⅳ Ⅳ这3对为__________染色体,XX或XY为性染色体。
(2)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仅D、d位于X染色体上。A和D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D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回答下列问题:
①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现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只有红眼果蝇和粉红眼果蝇两种类型,则两只亲本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利用子代中的果蝇为材料,探究其中的红眼雄果蝇是否是纯合子,实验方法是用F1中的红眼雄果蝇与粉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若后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则红眼雄果蝇是纯合子;
若后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则红眼雄果蝇是杂合子。
③现有另一对相对性状卷曲翅(B)与正常翅(b),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B和b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请写出交配亲本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Ⅱ Ⅱ、Ⅲ Ⅲ、Ⅳ Ⅳ这3对为__________染色体,XX或XY为性染色体。
(2)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仅D、d位于X染色体上。A和D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D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回答下列问题:
①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现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只有红眼果蝇和粉红眼果蝇两种类型,则两只亲本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利用子代中的果蝇为材料,探究其中的红眼雄果蝇是否是纯合子,实验方法是用F1中的红眼雄果蝇与粉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若后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则红眼雄果蝇是纯合子;
若后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则红眼雄果蝇是杂合子。
③现有另一对相对性状卷曲翅(B)与正常翅(b),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B和b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请写出交配亲本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 |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 |
C.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 |
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4.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突变,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
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II中期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
D.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核DNA的复制 |
5.
某雌性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如图为该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①②③ |
B.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如图所示的②细胞中 |
C.图④表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 |
D.②所示的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
6.
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雄性动物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向内凹陷,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正在发生中心体复制 |
B.该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C.形成的子细胞将变形成精子 |
D.该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
7.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段和NO段形成的原因都是DNA的复制 |
B.图中所示时期发生三次DNA的复制 |
C.基因的分离发生在GH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LM段 |
D.GH段和OP段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
8.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 B.1/16 | C.4/81 | D.1/8 |
10.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
B.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的主要理由是其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 |
C.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
D.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做实验是为了证明两种球菌能相互转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