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9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

1.综合题(共1题)

1.
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人类每年提取量较大的金属是铁、铝、铜。

(1)根据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方框内的数值即核内中子数为 26
B.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85g
C.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铁离子的符号为 Fe2+
(2)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有______(填一条)
(3)如图二所示是实验室用 CO 还原氧化铁的反应,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右端酒精灯的作用的是____。
(4)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现结论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黄铜是铜锌合金,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取该黄铜样品 10g,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 0.2g 氢气,请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解题步骤)

2.推断题(共1题)

2.
如图中,A、B、C、D、E、F、G、H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 是黑色固体单质;A、C、F、E 都是氧化物,且 A 与 C,F 与 E,它们两两之间的组成相同,G 常温下微溶于水;方框内物质能与箭头或横线上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箭头指向的物质。(箭头或横向上标注的内容也可能是反应条件。)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MnO2 是 A 发生分解反应的______剂
(2)C 是_____;G 是_____(填化学式)。
(3)若想 B 和D 反应时,产物只有 E,则需控制 B 和 D 的质量比范围为_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3.
春节即将来临,下列生活中的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鞭炮爆炸B.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布艺剪裁成新衣服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菜
4.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反应发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该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
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的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23
80
2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2
46
29
 
A.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B.该反应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C.反应中X与H2O的质量比为23∶29
D.该反应中O2与CO2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4
6.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Hg+O2HgO  化合反应
B.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C.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   化合反应
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2CO+O22CO2 化合反应
7.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干冰、石灰水B.氮气、过氧化氢、液氧
C.水银、水、大理石D.金刚石、碳酸钙、汽水
8.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B.表示的粒子都是原子
C.KCl、KClO、KClO3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CO、CO2、H2CO3 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9.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乙酸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乙酸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乙酸燃烧的产物只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
1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B.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C.武德合金可以作保险丝,是因为熔点低D.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距增大
1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用硫代替红磷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氧气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
12.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铜粉用量要足够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4.填空题(共4题)

13.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水”是由_____(填序号)构成的。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2)“开源节流”是我国传统智慧的传承。写出一个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且可以制取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有______(填一条)。
(3)茶杯中常见的不锈钢滤网,可将漂浮的茶叶和茶水分开,这是运用了_____原理, 但是不能用该方法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可用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图1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D表示阳离子,则 X= ____
②A、B、C、D 中表示了_____种元素;
③C和D 两种粒子结合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2所示。

①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____(写化学式);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5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为 1∶1
15.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回答: 、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微观解释是:_____;
(2)加碘食用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填物质或元素)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
(4)石墨可作电极的原因是____。
16.
某老师改进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图,如图所示,他在铜片上罩了仪 器a。 请回答 :

(1)罩上仪器 a 的作用是 ______;
(2)控制变量法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小明想要验证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他需要用图中_____作为对照;对照①和②,可以得出的是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7.
实验室有以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检验装置 B 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到____,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图甲来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______(选填“a”或“b”) 处。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了使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若用图乙来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 比较,优点是_______,图丙也有此优点,当药品加入完毕后,为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