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82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0

1.非选择题(共1题)

1.
下图是某动物睾丸中精原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一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填序号),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图细胞所处阶段染色体的行为有_______,该图中有_______个四分体。
(3)B、F、D细胞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分别是_______(填序号)图所示时期中_______染色体和_______染色体的行为。

2.单选题(共13题)

2.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RNA能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B. 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苷酸
C. mRNA、rRNA、tRNA的空间结构不同
D. 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和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3.
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两个着丝点B.有四个DNA分子
C.有四条染色体D.能实现交叉互换
4.
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生物成熟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D.P和Q上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5.
性染色体组成为(a)XY和(b)YY的精子产生的原因是
A.a和b均为减I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a和b均为减Ⅱ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C.a为减I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为减II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D.a为减II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为减I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6.
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B. C. D.
7.
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果蝇的长翅与残(短)翅
B.狗的长毛与卷毛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D.人的卷发与直发
8.
性状分离是指
A.等位基因的分离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测交后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性状
D.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9.
已知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花金鱼草与纯合白花金鱼草杂交,F1代表现为粉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金鱼草红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为不完全显性
B.F1代自交结果仍然支持孟德尔的“颗粒遗传”理论
C.F1代自交,所得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白花=3:1
D.F1代与红花或白花植株杂交,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均为1:1
10.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1.
下列有关基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时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B.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C.配子生成时,非等位基因一定自由组合
D.非等位基因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12.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B.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C.F1为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D.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13.
豌豆是植物杂交实验理想材料的原因不包括
A.其单性花利于人工授粉
B.是一年生而非多年生植物
C.是严格闭花、自花受粉植物
D.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4.
下列不是孟德尔研究过程的特点或成果的是
A.证明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B.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有利于实验研究
C.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
D.在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础上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