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81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3

1.非选择题(共1题)

1.
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在此猕猴群中,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而成的,其本质是a基因的DNA分子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增添或缺失。
(3)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Ⅱ.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
Ⅲ.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2.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很小的病毒,它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组中的一个成员。下列与该病毒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培养基进行HBV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
B. HB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 分析HB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
D. HBV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3.
下列关于激素及其类似物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DNA和RNA都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③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中,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④同一细胞的DNA分子中,可能储存着相同的遗传信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
B.胰高血糖素、性激素、生长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C.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
D.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高,会出现抽搐症状
5.
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B.图②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C.图③中有2个四分体D.图④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
6.
下列关于几个“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改变一定引起表现型发生变化
B.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
C.人体细胞产生的CO2一定是有氧呼吸的结果
D.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一定不能同时加倍
7.
若将果蝇精巢中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该细胞在非同位素标记的环境中进行了某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无放射性,则该细胞(染色体正常分配)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有丝分裂,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B.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D.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
8.
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并发育至成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
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相同
C.F1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可以镜检
D.F1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