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动物园有一种ZW性别决定的鸟类,其长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推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杂交实验二中没有雄性个体是因为含有___________基因的_____________(填“精子”或“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3)杂交实验一产生的F1中选出长腿灰羽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长腿灰羽的概率为______。
(4)在饲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单独饲养的雌鸟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可随机与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合子(性染色体为WW的个体不能发育),进而孵化成幼鸟。将杂交实验二中的长腿灰羽雌性个体单独饲养,理论上最终孵化成的幼鸟中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____________,长腿:短腿=___________。
杂交组合 | 亲本 | F1 | |
雌性 | 雄性 | ||
杂交 实验一 | 长腿灰羽(♀)× 长腿灰羽(♂) | 长腿灰羽3/16,长腿白羽3/16 短腿灰羽1/16,短腿白羽l/16 | 长腿灰羽3/8,短腿灰羽1/8 |
杂交 实验二 | 长腿白羽(♀)× 短腿灰羽(♂) | 长腿灰羽1/4,长腿白羽l/4 短腿灰羽1/4,短腿白羽1/4 | 无 |
(1)根据杂交实验推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杂交实验二中没有雄性个体是因为含有___________基因的_____________(填“精子”或“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3)杂交实验一产生的F1中选出长腿灰羽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长腿灰羽的概率为______。
(4)在饲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单独饲养的雌鸟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可随机与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合子(性染色体为WW的个体不能发育),进而孵化成幼鸟。将杂交实验二中的长腿灰羽雌性个体单独饲养,理论上最终孵化成的幼鸟中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____________,长腿:短腿=___________。
2.
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g决定,GG为高秆,Gg为中秆,gg为矮秆。B基因是另一种植物的高秆基因,B基因与G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株高与这两个基因的数量正相关。下图是培育转基因油菜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必须插入Ti质粒的_______中,将受体细胞发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技术。
(2)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矮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且B基因与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转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________。
(3)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

①这四种油菜中,与其余三种植株表现型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其中子代有5种表现型的是______,另外还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自交子代也有3种表现型,请在下图中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位置。
___________

(1)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必须插入Ti质粒的_______中,将受体细胞发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技术。
(2)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矮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且B基因与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转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________。
(3)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

①这四种油菜中,与其余三种植株表现型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其中子代有5种表现型的是______,另外还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自交子代也有3种表现型,请在下图中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位置。

2.单选题- (共4题)
3.
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 |
B.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
C.加入8%的盐酸的目的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D.对DNA和RNA染色,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 |
4.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
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 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

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
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 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
5.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表示该动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图乙和图丙是该动物细胞分裂图(不考虑变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
B. 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 图乙和图丙细胞中的核DNA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D. 与图甲精细胞同时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b、aB和aB

A. 图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
B. 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 图乙和图丙细胞中的核DNA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D. 与图甲精细胞同时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b、aB和a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