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图一是某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图二为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甲、乙、丙、丁)细胞内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含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_(填字母),核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该动物的生殖器官中会发生图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的过程中,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图二中的_______所代表的时期;图二中甲所代表的分裂时期可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细胞(填字母)。

(1)图一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_(填字母),核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该动物的生殖器官中会发生图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的过程中,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图二中的_______所代表的时期;图二中甲所代表的分裂时期可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细胞(填字母)。
2.
如图为某家族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E、e表示),据图回答:

(1)据图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____。
(2)Ⅱ3与Ⅱ4婚配的后代出现了患病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3)Ⅲ7的基因型是______;系谱图中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B、b表示红绿色盲基因,若Ⅲ8色觉正常,他与一个基因型为EeXBXb女性结婚,产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1)据图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________。
(2)Ⅱ3与Ⅱ4婚配的后代出现了患病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3)Ⅲ7的基因型是______;系谱图中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B、b表示红绿色盲基因,若Ⅲ8色觉正常,他与一个基因型为EeXBXb女性结婚,产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产生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A、E细胞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F细胞中核DNA含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C与F结合产生的H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出现白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1)图中A、E细胞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F细胞中核DNA含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C与F结合产生的H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出现白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4.
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现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籽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某同学欲探究上述两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纯合的黄色非糯和白色糯的亲本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为 __________;
②让F1进行________得到F2;
③观察并记录F2的表现型之比。
④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不考虑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若表现型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表现型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已证明两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用以上两种玉米籽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实验获得表现型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且比例接近1∶1∶1∶1的后代(用遗传图解回答)。
_______
(1)某同学欲探究上述两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纯合的黄色非糯和白色糯的亲本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为 __________;
②让F1进行________得到F2;
③观察并记录F2的表现型之比。
④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不考虑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若表现型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表现型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已证明两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用以上两种玉米籽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实验获得表现型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且比例接近1∶1∶1∶1的后代(用遗传图解回答)。
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5.
2003年爆发在中国大陆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和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和DNA。下列关于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A. 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B. 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C. 从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 除病毒外,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A. 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B. 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C. 从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 除病毒外,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6.
某雄性动物体内,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乙细胞的2倍,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A.甲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乙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
B.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
C.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D.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8.
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不同分裂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时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 |
B.乙时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C.甲→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D.乙→丙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9.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则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 B.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
C.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D.4个,位于四上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
10.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④②①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豌豆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 | B.乙豌豆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 |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2种表现型 | D.乙、丁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
12.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A.先研究遗传因子的行为,后研究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
B.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
C.选用闭花授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 |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两对相对性状 |
14.
一对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不幸的是,两个孩子都和父亲患有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只有母亲表现正常。不考虑变异,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双胞胎孩子的基因型相同 | B.该病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 |
C.该病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 D.母亲和女孩必有一个为杂合子 |
16.
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17.
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
18.
将基因型为 Mm的豌豆连续自交,按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表示自交n代后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分别是


A.a、c | B.b、c |
C.b、a | D.c、a |
19.
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 |
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 |
22.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
A. 1:2:1 B. 3:2:1 C. 3:5:1 D. 9:2:1
A. 1:2:1 B. 3:2:1 C. 3:5:1 D. 9:2: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