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某种植物的E基因决定花粉的可育程度,F基因决定植株的是否存活。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病基因导入EEFF植株的受精卵,获得改造后的EeFF和EEFf两种植株(e和f分别指抗病基因插入E和F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从E和F基因的角度分析,插入抗病基因,引起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
(2)现选择EeFF与EEFF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EeFF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时,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和1/3,则E基因失活为e基因使花粉的育性减少了___________(填“1/2”或“1/3”)。若EeFF 自交,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选择EeFF与EEFf进行杂交,再让F1中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若两对基因的遗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2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抗病植株中,若同一植株所产生的花粉育性都相同,则这些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1)从E和F基因的角度分析,插入抗病基因,引起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
(2)现选择EeFF与EEFF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EeFF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时,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和1/3,则E基因失活为e基因使花粉的育性减少了___________(填“1/2”或“1/3”)。若EeFF 自交,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选择EeFF与EEFf进行杂交,再让F1中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若两对基因的遗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2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抗病植株中,若同一植株所产生的花粉育性都相同,则这些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有多种,其中白化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分析:
(1)通过测定皮肤细胞内的酪氨酸酶含量,发现白化病基因携带者比显性纯合子几乎少一半,但两者的表现型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一正常的男子,其父母也正常,妹妹患白化病,则该男子与携带者婚配,后代正常个体为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无明显的贫血症状,因为该个体他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一实例,反映突变的有利与有害也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________。进—步研究发现,携带者在高原缺氧环境中比显性纯合个体表现出更强的贫血症状。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测定皮肤细胞内的酪氨酸酶含量,发现白化病基因携带者比显性纯合子几乎少一半,但两者的表现型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一正常的男子,其父母也正常,妹妹患白化病,则该男子与携带者婚配,后代正常个体为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无明显的贫血症状,因为该个体他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一实例,反映突变的有利与有害也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________。进—步研究发现,携带者在高原缺氧环境中比显性纯合个体表现出更强的贫血症状。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