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78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6

1.非选择题(共3题)

1.
Ⅰ、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用Ⅰ、Ⅱ、Ⅲ、Ⅳ填空)。不考虑变异前提下,一个甲细胞可以产生______种丙细胞。
(2)若细胞甲是人体造血干细胞,可能会发生的分裂过程是__________(用Ⅰ、Ⅱ、Ⅲ、Ⅳ填空),在分裂过程中,能复制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3)N、n是人类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父亲基因型为Nn,母亲基因型为nn,他们生了一个基因型为NNn的21三体综合征孩子,则双亲中_____________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异常,请简述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A、B是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
(2)B细胞中D与d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阶段。
(3)C图中fg阶段可能存在Y染色体的条数是____________条。
2.
Ⅰ、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合理设计了实验程序。孟德尔以高茎(D)纯种豌豆和矮茎(d)纯种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为解释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的四条假设中的第三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所进行的三组实验中,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4)F1测交,即让F1植株与_____________杂交,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将F1自交后代F2中所有的高茎豌豆播种后进行自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如果其中某个种子自交后只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该类型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6)红花(B)和白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顶生(E)和腋生(e)也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则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对上述F1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白花腋生=__________。
3.
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常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甲果蝇的基因型为eeBBVgVg,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4)某研究员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于是他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F1均为红眼,F1随机交配,F2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中红眼:朱砂眼=1:1。由此可判断F1随机交配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F2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该研究员欲进一步鉴定F2中某一只雌果蝇是否为杂合子,他可以让该雌果蝇与___________雄蝇交配,若其为杂合子,在子代中会出现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4.
下列生物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8%,嘧啶碱基占总数的42%,下列生物中不可能的是
A.T2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细菌D.酵母菌和人
5.
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体内细胞进行分裂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可表示人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分裂过程图
B.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C.此细胞发生了显性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若该动物为雄性,则该细胞可分裂形成的精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6.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一般不同的是
A. 碱基序列    B. 碱基种类
C. (A+G)/(T+C)的比值    D.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7.
下列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可结合在DNA上催化相应化学反应
B.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1个
C.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内会发生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
D.白化病实例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8.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紫色的液泡先变小再变大
B.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宽度的原因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摩尔根和萨顿都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部位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9.
该图中的A、B分别表示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Ⅱ与Ⅲ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雄果蝇减数第一次与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为5种和4种
C.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
D. 若建立果蝇基因组图谱需要分析4条染色体的DNA(碱基)序列
10.
遗传学中控制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可能有多个,但体细胞中最多只有其中的两个,这些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遵循分离定律,已知兔的毛色由Ay(黄色,纯合时胚胎致死)、A(鼠灰色)、a(褐色)决定,显性关系为Ay>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AyAy、AyA、Aya的成年兔均为黄毛
B. 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
C. 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
D. 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