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其中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色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甲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____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A或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_________(填“A”或“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乙组Fl植株产生的雄配子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产生的雌配子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组别 | 亲本 | F1 | F2 |
甲 | 白花×黄花 | 红花 | 红花:黄花:白花=9:3:4 |
乙 | 白花×黄花 | 红花 | 红花:黄花:白花=3:1:4 |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甲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____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A或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_________(填“A”或“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乙组Fl植株产生的雄配子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产生的雌配子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2.
N个氨基酸组成了 M个多肽,其中有Z个是环状肽,据此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M个多肽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N,还可能含有S
B. M个多肽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游离羧基数均为M-Z
C. 将这M个多肽完全水解为氨基酸,至少需要N-M+Z个水分子
D. 这M个肽至少含有N-M+Z个O原子
A. M个多肽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N,还可能含有S
B. M个多肽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游离羧基数均为M-Z
C. 将这M个多肽完全水解为氨基酸,至少需要N-M+Z个水分子
D. 这M个肽至少含有N-M+Z个O原子
3.
从某种病毒中提取出核酸,经测定,其碱基的组成中A与T含量相等,C与G的含量相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B.该病毒的核酸最可能为双链DNA |
C.该病毒不具有细胞核,但有拟核结构 |
D.将其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 |
5.
将两个抗虫基因A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M(每个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M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A基因(只要是A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
B.若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 |
6.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l:1 |
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l:l |
C.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Ab:aB=l:1:1:1 |
D.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l:1:1:1 |
7.
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E阶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可能不含Y染色体 |
C.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
8.
下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在群体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B.乙病在群体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
C.1号个体可能携带甲病基因 |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
9.
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0(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AXA与白眼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 |
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
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aO |
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aY,由基因突变引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