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雌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 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 。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 处理,选出表现型为 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 (不论顺序)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 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 。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 处理,选出表现型为 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 (不论顺序)
2.单选题- (共6题)
2.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 |
B.每种蛋白质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C.每种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
D.每种蛋白质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
3.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为:制作装片→水解→染色→观察 |
B.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替代人口腔上皮细胞 |
C.使用盐酸只是为了杀死细菌 |
D.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
4.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有一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该种群的F1中感病植株占
A.1/9 | B.1/16 | C.4/18 | D.1/8 |
5.
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
6.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7.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
B.“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
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
3.选择题- (共2题)
8.
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重大成就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