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Y控制栗色,基因y控制黄色;基因b控制黑色,且当基因b表达(即bb)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基因B不影响基因Y和y的表达。若有若干只纯合的黑羽鹌鹑和栗羽鹌鹑,其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组合一中的黑羽雌性含有基因y,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鹌鹑羽色栗色和黄色的基因Y和y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组合一的F1中的栗羽鹌鹑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黄羽鹌鹑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子代栗羽鹌鹑雌雄个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组合一的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选择某只黑羽雄鹌鹑,若要通过一次杂交便可判断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型,可选择一只__________雌鹌鹑与之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以及该黑羽雄鹌鹑对应的基因型:__________。

(1)控制鹌鹑羽色栗色和黄色的基因Y和y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组合一的F1中的栗羽鹌鹑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黄羽鹌鹑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子代栗羽鹌鹑雌雄个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组合一的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选择某只黑羽雄鹌鹑,若要通过一次杂交便可判断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型,可选择一只__________雌鹌鹑与之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以及该黑羽雄鹌鹑对应的基因型: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2.
下列有关细胞组成成分的叙述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的组成成分之一 |
B.脂肪氧化分解消耗氧气的量大于同等质量的糖类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3.
下列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 | 实验材料 |
A | 制备纯净细胞膜 | 鸡成熟的红细胞 |
B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
C | 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 口腔上皮细胞 |
D | 根据二氧化碳的释放情况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 乳酸杆菌 |
A.A | B.B | C.C | D.D |
4.
下列有关颤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细胞在分裂,都会发生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转化 |
B.二者的细胞中,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
C.二者的细胞都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H]和ATP |
D.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主要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5.
玉米的花粉有糯性(B)和非糯性(b)两种,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玉米的高茎(D)对矮茎为显性(d)。下列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是
A. 用碘液检测基因型为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结果是一半显蓝色,一半显棕色
B. 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茎植株占1/4
C. 杂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
D. 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
A. 用碘液检测基因型为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结果是一半显蓝色,一半显棕色
B. 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茎植株占1/4
C. 杂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
D. 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
6.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 |
B.孟德尔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相互分离 |
C.孟德尔根据测交实验提出假说,并通过杂交实验对假说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
D.豌豆杂交实验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
7.
某野生型雌果蝇偶然发生基因突变,变为突变型果蝇,让该突变型雌果蝇和野生型雄果蝇杂交,F1的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野生型为隐性性状,突变型为显性性状 |
B.只含有突变基因的雄果蝇致死 |
C.F1的雌雄果蝇中,突变型:野生型=2:1 |
D.若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中雌果蝇有2种表现型 |
8.
鸭的羽色受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和c、T和t控制,其中基因C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c不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基因T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且TT和Tt促进效果不同,t能抑制黑色素的合成。现有甲、乙、丙三只纯合的鸭,其交配结果(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组合 | 亲本(P) | F1 | F2 |
一 | 白羽雌性(甲)×白羽雄性(乙) | 全为灰羽 | 黑羽:灰羽:白羽=3:6:7 |
二 | 白羽雌性(甲)×黑羽雄性(丙) | 全为灰羽 | 黑羽:灰羽:白羽=1:2:1 |
A.控制羽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B.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CCtt、ccTT |
C.若让组合一F2中的黑羽个体随机交配,则其子代出现白羽个体的概率是1/6 |
D.组合一F2的白羽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7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