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 =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c表示DNA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图2中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

(1)图1中a—c表示DNA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图2中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
2.
如图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2)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下一个男孩,患乙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2)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下一个男孩,患乙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
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一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
(2)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出现了1:2: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
(3)该小组又从乙果绳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 6:2:3:1:3:1,则控制直刚毛与焦刚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雄性亲本可产生哪几种配子__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 表现型 | 基因型 | 基因所在染色体 |
甲 | 黑体 | ee | Ⅲ |
乙 | 黑体 | bb | Ⅱ |
丙 | 残翅 | gg | Ⅱ |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
(2)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出现了1:2: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
(3)该小组又从乙果绳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 6:2:3:1:3:1,则控制直刚毛与焦刚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雄性亲本可产生哪几种配子__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2.单选题- (共12题)
4.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与甲硫氨酸的化学性质的差异是由R基不同引起的 |
B.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肽链在形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最多是16个 |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0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
D.n个氨基酸共有m(m>n)个羧基,则由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羧基的数目为m-n |
5.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携带者一一核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染液染色→酒精速浸→晾干 |
B.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能得到6种小分子有机物 |
C.自然界中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D.DNA与RNA的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只有含氮碱基不同 |
6.
下列与教材相关的观察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观察线粒体
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观察线粒体
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A.以上实验均需使用高倍镜观察 |
B.均需要进行染色处理 |
C.实验①③均需使用盐酸,但浓度不同 |
D.实验①③均需使用酒精,前者作用为漂洗,后者改变膜的通透性并分开DNA与蛋白质 |
7.
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
B.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还具有运输功能 |
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 |
8.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
B.叶绿素分子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 |
D.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髙 |
9.
图示4种不同的细胞,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1、2、3、4四种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细胞膜 |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
C.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
D.相同长度的丝状体中颤藻细胞数目比水绵多 |
10.
图a和图b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时的示意图,图b中的①-⑧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a可能是洋葱的叶肉细胞 |
B.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细胞内体积最大的细胞器内的溶液浓度有关 |
C.③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合成有关,有双层膜 |
D.②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有差异 |
11.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变形虫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③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④若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⑤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比有丝分裂长,因为细胞要连续分裂两次
①变形虫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③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④若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⑤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比有丝分裂长,因为细胞要连续分裂两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③④⑤ |
12.
下列以豌豆进行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实验中,须在开花时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处理 |
B.孟德尔在豌豆遗传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测交、自交和杂交 |
C.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
D.豌豆种子的黄色和圆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
13.
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最简便地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一只红眼雌果蝇是否是纯种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一只红眼雌果蝇是否是纯种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自交、杂交、自交、测交 |
D.自交、测交、杂交、自交 |
14.
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中,科学发现、科学家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 科学发现 | 科学家 | 研究方法 |
A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摩尔根 | 类比推理法 |
B |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沃森、克里克 | 同位素标记法 |
C | DNA是遗传物质 | 艾弗里 | 同位素标记法 |
D | 基因分离定律 | 孟德尔 | 假说一演绎法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