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66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6

1.非选择题(共2题)

1.
为增加玉米种子的淀粉含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并导入玉米细胞,培育出了淀粉含量高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

(1)如左图表示酶D基因和转运肽基因,其上箭头所指的A、B、C、D端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用___________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___________端(填图中字母)相连的融合基因。
(2)如右图为Ti质粒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图谱(图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均不相同)。酶D基因与转运肽基因相连的融合基因不含图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融合基因插入该质粒,扩增的融合基因两端可分别引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上图中选)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将融合基因插入Ti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导入___________中,在含抗生素的___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含重组质粒的___________,再利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侵染液。剪取玉米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后筛选获得转基因玉米细胞,再通过___________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玉米植株,这种技术可保留玉米种子淀粉含量高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玉米植株自交,F1中淀粉含量高的和淀粉含量低的植株数量比为15:1,则可推测目的基因整合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B.—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C.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D.—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
(4)农民往往在小麦生长后期,在小麦畦中间播种玉米,玉米苗期占地面积小,等小麦收割后独立生长,这是一种典型的___________技术;在一定年限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玉米、大豆,属于________,它的优点在于可以___________。这些技术都在全国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农业人口众多,只有发展___________,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才能得以比较彻底的解决。
2.
己知狗(2n=78)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a控制色素是否合成,B/b控制色素多少,色素多为黑色,色素少为褐色。1只黑毛雌狗与1只白毛雄狗交配,F1全为白毛,让F1雌雄狗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项目
白毛
褐毛
黑毛
雌狗
3/8
0
1/8
雄狗
3/8
1/16
1/16
 
(1)控制狗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F2白毛雌狗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的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让F2中全部的白毛狗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狗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
(4)用测交的方法鉴定F2中黑毛雌狗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

2.单选题(共12题)

3.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溶胶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膜蛋白具有控制物质出入和催化功能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4.
下列关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N和P元素
B.DNA转录必需的原料
C.由腺苷、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
D.可参与合成ATP
5.
葫芦藓、白萝卜、蓝藻、草履虫都具有的糖是
A.纤维素B.脱氧核糖C.淀粉D.果糖
6.
下列化合物构成元素种类一般最少的是
A.磷脂B.血红蛋白C.叶绿素D.胡萝卜素
7.
下列各种细胞中不能够增殖的是
A.第一极体B.分生区细胞C.卵细胞D.精原细胞
8.
观察一个处于某分裂时期的人体细胞,发现该细胞不均等缢裂,且染色体己经分成了两组。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每组染色体的叙述,不可能发生的是
A.有染色单体B.有两条X染色体
C.有两条Y染色体D.有同源染色体
9.
某一高等雌性动物(染色体数目为2N)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染色体的着丝粒跟一极的纺锤丝相连
B.细胞胞质均等分裂
C.出现染色体数目为4N的细胞
D.染色体的着丝粒跟两极的纺锤丝相连
10.
如图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图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正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图①②
B.①③⑤⑥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图⑤中存在等位基因Bb,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
D.①③④可以来自同一个生物体
11.
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己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基因重组范畴
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
D.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 为B_V_的比例为70%
12.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组型可表示为
A.22+X 或 22+YB.22+Y
C.22+XYD.44+XY
13.
某玉米品种含两对等位基因A、a,B、b,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基因纯合或b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A. 9:7    B. 15:1    C. 25:11    D. 29:8
14.
某科研人员在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A×纯合正常雄果蝇
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实验二
B×纯合正常雄果蝇
62正常(♀):62褐眼(♀):65正常(♂): 63褐眼(♂)
实验三
实验二的子代褐眼
雌、雄果蝇互相交配
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A.果蝇A发生了隐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2/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