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是基因表达的相关概念图,请回答:

(1)图中方框内代表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箭头上方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
(2)在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B的种类_____________(相同/完全不相同/不完全相同)。

(1)图中方框内代表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箭头上方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
(2)在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B的种类_____________(相同/完全不相同/不完全相同)。
2.
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1)图中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____,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___。
(2)F1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占F2黑颖燕麦的比例为____。
(3)现有两包标签遗失的黄颖燕麦种子,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①结果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②如果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1)图中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____,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___。
(2)F1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占F2黑颖燕麦的比例为____。
(3)现有两包标签遗失的黄颖燕麦种子,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①结果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②如果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3.
如图表示人类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设为 D、d)、乙(基因设为 E、e) 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 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
(4)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与上述中的__________( 填“ 甲病”或“乙病”)相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若该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儿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
(4)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与上述中的__________( 填“ 甲病”或“乙病”)相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若该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儿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5.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A.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 |
B.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比 |
C.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
6.
如图是果蝇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段和DE段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
B.图中BC段和EF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
C.图中EF段的染色体分配错误,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均异常 |
D.若发现某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则至少还有一个精细胞异常 |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中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
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C. 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
D.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3种配子——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
A. 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
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C. 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
D.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3种配子——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
8.
二倍体生物(2n=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 该细胞不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B. 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
C. ①②③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
D. 图中基因g可由基因G突变而来

A. 该细胞不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B. 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
C. ①②③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
D. 图中基因g可由基因G突变而来
9.
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①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B. 图②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图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 由图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

A. 图①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B. 图②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图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 由图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
10.
如图是三种二倍体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乙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
B.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C.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 |
D.图丙细胞中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11.
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正常情况下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
B.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
C.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
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
12.
如图为来自某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模式图,字母表示基因,1号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正常。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3和4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B.该图体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的 |
C.1和2为同源染色体、3和4为非同源染色体 |
D.1和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必定分离 |
13.
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图中Ⅰ-l、Ⅲ-7、Ⅲ-9患有甲种遗传病,Ⅰ-2、Ⅲ-8患有乙种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X、常染色体上
B. 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C. 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III-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 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3/16

A. 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X、常染色体上
B. 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C. 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III-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 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3/16
14.
在一个理想的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4%的果蝇为黑身(由隐性基因b决定),96%的果蝇为灰身(由显性基因B决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是80% |
B.基因型为Bb的个体的比例是16% |
C.灰身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64% |
D.判断灰身果蝇基因型的最简便方法是让灰身果蝇个体间相互交配 |
15.
甲、乙、丙、丁(单基因遗传病,黑色代表患者)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病肯定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B.乙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病 |
C.丙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D.丁中女患者的孩子患病率高,可见该病肯定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
16.
一般情况下,下列不可用2n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 |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 |
C.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 |
D.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