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果蝇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生活周期短,容易饲养,被广泛用作遗传的研究材料。
Ⅰ.两只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注:体色基因用A、a表示,眼色基因用R、r表示。请分析回答:
(1)根据结果,推测两亲本的基本型分别是、。
(2)与体色不同的是,眼色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____相关联。控制体色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判断依据为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上。
Ⅱ.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 N表示),其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 NX N和X NY的个体不能存活。请根据图示的杂交组合回答问题:

(3)果蝇的缺刻翅属于__变异。在上述杂交组合所获取F1果蝇中,红眼∶白眼=__。
(4)若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性别比例为♀:♂=,白眼果蝇占
Ⅰ.两只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 |||||
灰身红眼 | 黑身红眼 | 灰身红眼 | 灰身白眼 | 黑身红眼 | 黑身白眼 |
♀ | ♀ | ♂ | ♂ | ♂ | ♂ |
6 | 2 | 3 | 3 | 1 | 1 |
注:体色基因用A、a表示,眼色基因用R、r表示。请分析回答:
(1)根据结果,推测两亲本的基本型分别是、。
(2)与体色不同的是,眼色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____相关联。控制体色和眼色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判断依据为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上。
Ⅱ.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 N表示),其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 NX N和X NY的个体不能存活。请根据图示的杂交组合回答问题:

(3)果蝇的缺刻翅属于__变异。在上述杂交组合所获取F1果蝇中,红眼∶白眼=__。
(4)若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性别比例为♀:♂=,白眼果蝇占
2.单选题- (共8题)
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
B.脂肪的检测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C.检测还原糖时,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才能加乙液 |
D.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须混合均匀后才能加入样液 |
3.
下列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 )
①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③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①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③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A.核糖、脱氧核糖、淀粉 | B.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
C.核糖、葡萄糖、糖原 | D.脱氧核糖、糖原、葡萄糖 |
4.
如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的AB段产生的原因相同 |
B.甲乙两图中的BC段可能处同一个细胞分裂时期 |
C.图乙中FG段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
D.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不可能处于图甲中BC段 |
5.
一个精原细胞经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种类可能多于2种,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
A.间期时发生基因突变 | B.减I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
C.减I时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 | D.减II时着丝点未及时断裂 |
6.
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 B.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植物基因型相同 |
C.实验乙橙色亲本有4种可能的基因型 | D.实验乙的子代中,橙色个体有9种基因型 |
7.
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 B.两者都变化 |
C.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变化 | D.两者都不变 |
8.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④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④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9.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细胞的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若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4种 |
C.该昆虫细胞减Ⅰ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 |
D.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基因型为aabbdd的异性个体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