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会使蛋白质的功能丧失,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B.螺旋藻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中含有A、G、C、U四种碱基 |
C.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 |
D.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数目相等 |
2.
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B-100蛋白,而在人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由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B-48蛋白。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基因结构有差异 |
B.B-100蛋白和B-48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 |
C.B-100蛋白前48个氨基酸序列与B-48蛋白相同 |
D.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 |
3.
下图甲乙丙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种
B. 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a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
C. 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D. 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①和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A. 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种
B. 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a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
C. 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D. 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①和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4.
将纯合的灰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全部表现为灰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A.![]() | B.![]() |
C.![]() | D.![]() |
5.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 :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⑤⑥ | B.①③④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6.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规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豌豆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个体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B. 甲、乙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孟德尔用丙个体自交,其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阶段
D.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个体为材料

A. 丁个体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B. 甲、乙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孟德尔用丙个体自交,其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阶段
D.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个体为材料
7.
玉米株色的紫色(A)对绿色(a)为显性,该对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经X射线照射的紫株玉米的花粉授给绿株玉米,F1中出现1%的绿株。F1紫株和绿株的第6号染色体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
B. X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C. 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F1绿株的基因型为aa
D. F1紫株和绿株杂交,F2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 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
B. X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C. 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F1绿株的基因型为aa
D. F1紫株和绿株杂交,F2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8.
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 |
B.1/6;1/9 |
C.1/6;5/12 |
D.3/8;1/9 |
9.
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分析,正确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
10.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
11.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在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机会相等 |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 |
12.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交配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 | |||
黑 | 银 | 乳白 | 白化 | ||
1 | 黑×黑 | 22 | 0 | 0 | 7 |
2 | 黑×白化 | 10 | 9 | 0 | 0 |
3 | 乳白×乳白 | 0 | 0 | 30 | 11 |
4 | 银×乳白 | 0 | 23 | 11 | 12 |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
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
13.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P | F1 |
①♀灰身红眼×![]() | ♀灰身红眼、![]() |
②♀黑身白眼×![]() | ♀灰身红眼、![]() |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
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 |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
2.选择题- (共4题)
14.
仿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两个与整体语境吻合的句子。
当葱绿的叶子变黄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丰硕香甜的果实;
当美丽的雪野悄然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blank#}1{#/blank#},{#blank#}2{#/blank#};
{#blank#}3{#/blank#},{#blank#}4{#/blank#};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