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57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在一个鼠(2N)的种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黄色(A)、突变型灰色(a1)和突变型黑色(a2)三种表现型,基因A对a1和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三种基因的形成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由图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能导致基因突变。
(2)基因a2控制的蛋白质肽链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质中参与该蛋白质合成的核酸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合灰色鼠精巢中的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a2基因,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此时该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有些杂合黄色小鼠的皮毛上出现灰色斑点,请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存在A/a、B/b两对等位基因。
①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传递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A基因或B基因纯合时均致死。让下图所示基因组成的雌雄果蝇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中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其原因,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注: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不存在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I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另一种。

2.单选题(共16题)

3.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
C.观察细胞中线粒体时,需将口腔上皮细胞经盐酸处理后再染色
D.将重铬酸钾直接加到酵母菌培养液中检测酒精的有无
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单体相同
B.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上升
C.人体内的脂肪能贮存能量、调节代谢
D.无机盐在人体中都以离子状态存在
5.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不同的生命活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 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RNA
C. 核糖体与酶、抗体、激素、神经递质的合成都有关
D. 在HIV中由A、G、U、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4种
6.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H]可进入线粒体参与生成水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都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C.硝化细菌、酵母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RNA
D.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反应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7.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用台盼蓝染色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8.
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24:8:3:1B.9:3:3:1C.15:5:3:1D.25:15:15:9
9.
人类卵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染色体组成都可以是44+XX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10.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的间期,均进行DNA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均有两个染色体组
C.植物体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有全能性,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无全能性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可发生基因突变
11.
一女性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其父、母均正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
B.该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C.该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一定患病
D.可以利用该患者家族调查这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12.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
13.
调査发现,某地人群每万人中有一个患甲病。一个表现正常男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甲病的妹妹,则该男子与当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后,生出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
A.1/10000B.1/404C.1/303D.1/606
14.
下列关于人类X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女性的X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B.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D.伴性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现象
15.
在生物群体中等位基因的数量可以在两个以上,甚至多到几十个,如A1、A2、A3…这就构成了一组复等位基因,其决定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如小鼠毛色有灰色、黄色、黑色等,相关基因就是一组复等位基因。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复等位基因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复等位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C.某正常小鼠体细胞中含有毛色基因中的全部基因
D.新的复等位基因可使小鼠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16.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17.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18.
在一个自然种群的小鼠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3.选择题(共4题)

19.先化简,再求值:( {#mathml#}ba+b{#/mathml#} + {#mathml#}bab{#/mathml#} )÷ {#mathml#}aa2b2{#/mathml#} ,其中a=2017,b= {#mathml#}2{#/mathml#} .
20.先化简,再求值:( {#mathml#}ba+b{#/mathml#} + {#mathml#}bab{#/mathml#} )÷ {#mathml#}aa2b2{#/mathml#} ,其中a=2017,b= {#mathml#}2{#/mathml#} .
21.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