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506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4

1.非选择题(共2题)

1.
科研人员将细胞内分离出来的核糖体分别与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以及二苯胺试剂进行反应,结果如下表:
实验处理
A
B
C
D
颜色变化
蓝色→紫色
蓝色→蓝色
棕红色→棕红色
无色→X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A实验处理中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构成核糖体的大分子化合物中必然有______________。
(2) B实验处理中所用的试剂为____,该处理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1~2分钟。
(3) 若C实验处理中需要用到显微镜,可知该处理中所用试剂应当为_____________。
(4)若实验证明构成核糖体的某大分子化合物中含有大量尿嘧啶,则可断定此化合物是_______。
(5) 已知二苯胺试剂为无色,可与核酸上的脱氧核糖在酸性条件下产生蓝色络合物。若已知构成核糖体的化合物中没有DNA,则X应当为__________色。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分析回答:
  
(1)图______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________(酶)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
(2)上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 (填代号)。
(3)图A所示细胞是否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3.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 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 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4.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成分会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等物质。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下列关于甲胎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胎蛋白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大量元素C、H、O、N
B. 检测病变部位细胞的甲胎蛋白含量是否超标是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癌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C. 作为糖蛋白,甲胎蛋白是所有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
D. 将甲胎蛋白提取出来,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5.
如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
6.
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为获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向血液中加入的液体是( )
A.生理盐水B.质量分数为12.5%的氯化钠溶液
C.蒸馏水D.质量浓度为0.3g/mL的葡萄糖溶液
7.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缺少的脂质
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有纤维素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指储存能量的多糖
8.
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液泡 ⑥内质网   ⑦中心体  ⑧高尔基体 ⑨线粒体 ⑩溶酶体
A.②④⑥⑦⑧⑨⑩B.③④⑥⑦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⑧D.②④⑥⑧⑨⑩

3.选择题(共1题)

9.

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