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3题)
2.
下列项目中,前项为实验试剂,中项为试剂的作用,后项为实验目的或实验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无水乙醇 溶解叶绿体中色素 分离出色素带 |
B.碳酸钙 防止色素分解 研磨时避免色素被破坏 |
C.龙胆紫染液 染色体着色 观察染色体 |
D.斐林试剂 鉴定还原性糖 产生砖红色沉淀 |
11.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
B.精卵细胞融合的实质是细胞质的合二为一 |
C.受精卵的细胞质绝大部分来自卵细胞 |
D.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
15.
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
B.萨顿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
16.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产生F1的比例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Rr |
B.F1中圆粒与皱粒之比为1:1 |
C.F1中黄色圆粒占1/8 |
D.F1中纯合子占1/4 |
17.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
B.②、③都是杂合子 |
C.②代表的基因型在F2占 1/16 |
D.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
18.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假如患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正确的是( )
假如患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正确的是( )
A.应选择生女儿 | B.应选择生儿子 |
C.生男生女均可,都不会患病 | D.生男生女都会患病,无从选择 |
19.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子一代的配子类型比
③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
④子二代的基因型比
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
①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子一代的配子类型比
③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
④子二代的基因型比
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
A.①③④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20.
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指
A.完成了豌豆的正、反交实验 | B.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
C.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 | D.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 |
22.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是他在实验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项外均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A.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传递情况 |
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2.多选题- (共3题)
24.
用4种植物组织匀浆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论,正确的是 ( )
| 加入物质 | 实验现象 | 推论 |
A | —— | 绿色 | 含有叶绿体 |
B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含有核酸 |
C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含有蛋白质 |
D | 碘液 | 蓝色 | 含有淀粉 |
A.A | B.B | C.C | D.D |
25.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由C、H,O、N和P元素组成 B. 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C. 组成DNA的碱基是A、U、C和G D.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A. 核酸由C、H,O、N和P元素组成 B. 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C. 组成DNA的碱基是A、U、C和G D.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3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