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分别是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请认真看图,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的处理,2min后试管内将呈现______(颜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向某试管内无色液体中加入斐林试剂,经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表示试管内含有葡萄糖,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某试剂”是_______,A液、B液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和浓度”)。
(4)图2所示,若溶液中有淀粉酶则右侧试管“摇匀后”变成何种颜色________,若此淀粉酶经100℃沸水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图2实验________(填“能”或“否”)出现同样的颜色变化。


(1)如图1所示的处理,2min后试管内将呈现______(颜色),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向某试管内无色液体中加入斐林试剂,经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表示试管内含有葡萄糖,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某试剂”是_______,A液、B液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和浓度”)。
(4)图2所示,若溶液中有淀粉酶则右侧试管“摇匀后”变成何种颜色________,若此淀粉酶经100℃沸水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图2实验________(填“能”或“否”)出现同样的颜色变化。
2.
下图Ⅰ、Ⅱ、Ⅲ、Ⅳ表示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是__________。
(2)小麦种子中,物质X是_______,物质Ⅰ是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Ⅰ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_________。
(4)图中Ⅲ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_________种。
(5)乳酸菌、草履虫、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1)图中a、b分别是__________。
(2)小麦种子中,物质X是_______,物质Ⅰ是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Ⅰ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_________。
(4)图中Ⅲ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_________种。
(5)乳酸菌、草履虫、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3.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分子结构通式为_______,C代表_______,其结构式是_______。过程①代表____________。
(2)图乙中与图甲C相同的结构有_______。(填序号)
(3)图乙中化合物分别含有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和羟基,该化合物中的R基是_______。(填序号)


(1)图甲中B分子结构通式为_______,C代表_______,其结构式是_______。过程①代表____________。
(2)图乙中与图甲C相同的结构有_______。(填序号)
(3)图乙中化合物分别含有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和羟基,该化合物中的R基是_______。(填序号)
2.单选题- (共21题)
4.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关于实验步骤和实际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涂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
B.生理盐水(9%的NaCl溶液)可使细胞保持正常形态 |
C.用8%的盐酸进行水解,目的之一是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 |
D.冲洗涂片时用50%的酒精 |
5.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的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先加甲液1ml摇匀,再加乙液4滴后摇匀 |
B.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必须水浴加热,鉴定脂肪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
C.脂肪的鉴定时用苏丹Ⅳ染色后,用显微镜能看到被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6.
为了确定K(矿质元素)是否是小麦幼苗的必需元素,下列中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 ( )
A.检测正常叶片中K元素的含量 |
B.分析根系对K元素的吸收过程 |
C.观察在完全培养液中去掉K元素前后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状况 |
D.观察在完全培养液中去掉K元素前后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再往缺K元素的培养液中加入K元素,观察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
7.
根据下列概念图做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原核生物和病毒,c代表细胞生物,d可以代表自然界中的生物 |
B.乙图能体现抗体(a)、激素(b)、蛋白质(c)的关系 |
C.丙图表示固醇(a)和脂肪(b)的关系 |
D.丁图可体现出核酸(c)、DNA(a)和RNA(b)的关系 |
9.
已知亮氨酸的R基为—C4H9,丙氨酸的R基为—CH3,在两者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N原子数之比为( )
A. 7:13:2:2 B. 9:18:3:2 C. 6:13:2:1 D. 9:20:4:2
A. 7:13:2:2 B. 9:18:3:2 C. 6:13:2:1 D. 9:20:4:2
10.
关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和DNA的多样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不同 |
B.DNA的多样性的原因是核苷酸的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
C.DNA的多样性的原因是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的不同 |
D.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相同即可认为是相同蛋白质 |
12.
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胞嘧啶,则b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
B.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
C.若m为腺嘌呤,a为脱氧核糖,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D.若m为尿嘧啶,则b参加构成的物质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
13.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细胞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准确的是 ( )
元素 | C | H | O | N | P | Ca | S |
植物 | 43.57 | 6.24 | 44.43 | 1.46 | 0.20 | 0.23 | 0.17 |
动物 | 55.99 | 7.46 | 14.62 | 9.33 | 3.11 | 4.67 | 0.78 |
A.由表可知,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 |
B.由表可知,O元素是动植物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C.测定得该动物的某种小分子含C、H、O、N、S,此小分子可能是氨基酸 |
D.N、S的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H、O的含量说明植物体内含水多 |
1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干种子中没有水,所以代谢缓慢 |
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
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 |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
15.
苹果含有Zn,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于调节细胞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 B.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
C.对于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 D.对于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
16.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主要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
A. 蛋白质、DNA、脂质、糖类 B. 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
C. 糖类、蛋白质、细胞、DNA D. 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
A. 蛋白质、DNA、脂质、糖类 B. 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
C. 糖类、蛋白质、细胞、DNA D. 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
18.
人体的健康,除了必须的大量元素外,还需要微量元素,下列各组元素全为微量元素的是 ( )
A. Fe、Zn、Cu、Mg B. Fe、Ca、Cu、Mo
C. Cl、Mg、B、P D. B、Mo、Fe、Zn
A. Fe、Zn、Cu、Mg B. Fe、Ca、Cu、Mo
C. Cl、Mg、B、P D. B、Mo、Fe、Zn
23.
有关下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
溶液 | 溶质的元素组成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溶质的基本单位 |
甲 | C、H、O | 斐林试剂 | ② | 葡萄糖 |
乙 | C、H、O、N等 | ① | ③ | 氨基酸 |
丙 | C、H、O、N、P | ④ | ⑤ | 核苷酸 |
A.甲可能是麦芽糖、果糖、淀粉等溶液 |
B.①是双缩脲试剂,②是砖红色沉淀,③是紫色,④是甲基绿,⑤是绿色 |
C.乙液可能是苯丙氨酸溶液 |
D.与丙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还有可能是一种脂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