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44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8

1.非选择题(共3题)

1.
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⑨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与乳酸菌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________________。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关于图中细胞描述正确的_____(多选)
A.4号结构的DNA含量倍增
B.2号结构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7号结构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
D.2号结构发生卡尔文循环
E.6号结构含有光合色素
(3)a、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③]的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是”或“否”)消耗能量。细胞器[①]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在植物细胞中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有浓度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
下图中甲图编号A~F的图像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乙图表示另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核DNA及染色体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图像A所示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期,该时期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像C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请将甲图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英文字母)。
(3)乙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9~10区间细胞中核DNA含量是1~5区间细胞中核DNA含量的_______。图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_____处。
3.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削弱红色素合成的作用,且BB和Bb削弱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现用一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产生的后代F1表现为粉红色∶白色=1∶1, 让F1中的粉红色自交,产生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7∶6∶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__________定律。产生的后代F1粉红色和白色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的异常分离比除了与B基因的修饰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F2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F2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某白花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粉红花个体,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二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为研究属于何种原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写出实验的材料、操作思路及预期的结果和结论(假定实验过程中环境因素不影响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的表达,且如果发生了基因突变只能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物质、结构及功能等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使蛋白质肽键断裂,使其空间结构更伸展,更易被蛋白酶水解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细胞一定含有核糖体
D.衰老细胞的体积和其细胞核体积都比正常细胞的小
5.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  )
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单体(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它的单体是氨基酸
C.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元素含有C、H、O、N、P
D. DNA是具细胞结构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7.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分布以及色盲基因与正常眼色基因分离的时期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8.
如图是果蝇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B段和DE段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图中仅有EF段发生基因重组
C.图中EF段的染色体分配错误,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1/2异常
D.若发现某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则至少还有一个精细胞异常
9.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那么另3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Xb、Y、YB.Xb、aY、aYC.aXb、aY、YD.AAXb、Y、Y
10.
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否定了融合遗传
B.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C.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的F2中将出现3/8的新的性状
D.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不一定是YR∶Yr∶yR∶yr=1∶1∶1∶1
11.
现有甲、乙两种玉米植株(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基因用A和a表示,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基因用B和b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让甲与乙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自交得到子二代,表现型和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不抗病=9:15:15:25,则甲与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
12.
现有一种无尾的观赏猫,育种工作者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雌雄无尾猫交配得F1,再从F1中选择雌雄无尾猫继续交配得F2,一直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和2/3的无尾猫。由此作出推断,错误的是(  )
A.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无尾猫中不存在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有尾与无尾之比为1:1
13.
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
C.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5/6
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