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有关表的分析错误的是
溶液 | 溶质的元素组成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溶质的基本单位 |
甲 | C、H、O | ① | 砖红色 | 葡萄糖 |
乙 | C、H、O、N等 | 双缩脲试剂 | ② | ③ |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
B.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
C.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
3.
如图是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甲试剂也可以直接用于鉴定蛋白质 |
B.甲试剂由甲、乙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 |
C.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 |
D.可用韭菜叶片替代苹果 |
4.
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是32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DNA分子()
A.减少1500 | B.增加1500 | C.减少1000 | D.增加1000 |
5.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需要水的参与 |
B.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是产物但不是反应物 |
C.被标记的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可在水中检测到 |
D.细胞内的自由水,是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良好溶剂 |
6.
细胞或细胞的部分结构、成分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无关 |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
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
D.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
7.
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1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B.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ATP分子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D.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A”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
A. 1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B.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ATP分子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D.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A”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
9.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对黄颖(Y)为显性,只要有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F2黑颖的基因型有5种,F2黄颖中杂合子占2/3
C. 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yyBb×Yybb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D.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2∶1∶1
A. 控制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F2黑颖的基因型有5种,F2黄颖中杂合子占2/3
C. 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yyBb×Yybb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D.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2∶1∶1
11.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F2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
B.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
C.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
D.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 |
12.
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TT | B.Tt | C.tt | D.TT或Tt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